• 介绍 首页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 阅读设置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第278节
      “三斤薄荷糖?叔咋买这么多?”
      杨继西一边称糖一边问道。
      那老汉笑了笑:“我明天一早要去县里看我的孙子,这不带点他爱吃的,我咋好意思去呢。”
      “这话说的,孩子见到您就很高兴咯。”杨继西是知道他孙子的,这老叔的老伴儿前几年就没了,孙子也是他自己带到六岁后,被儿子儿媳妇接去城里读书的。
      老叔笑了笑:“我再给我闺女打个电话。”
      她闺女那边的公社安装了电话,所以来得也挺快,说了大概两分钟后,老汉给了电话费和糖钱,又看了看嫣嫣:“回来了?”
      “爷爷好。”
      嫣嫣大声道。
      “好好好。”老汉连声应着,提着东西笑眯眯地走了。
      有人问他咋不停下听听收音机,他道:“明儿一早得起来呢,不听了。”
      孙母跟杨继西他们说起孙玉兰那边的情况:“房子不大,但两个人够住,以后有了孩子,就再隔出一间小屋子住也行,城里是真热闹啊……”
      杨幺妹他们这会儿也过来串门,听孙母和孙父说外面遇见的事儿,看见的新鲜东西啥的。
      嫣嫣三个小家伙抱着玩具去隔壁找柳二的儿子牛牛玩去了。
      “那些孩子,才四岁多呢,就要上什么,什么看护班。”
      孙父说道。
      “啥看护班啊,人家那叫,”孙母仔细想了想,“学前教育班!瞧瞧人家城里的教育,就是走在前面,我们这种小地方,前几年镇小学就那么十几个人,现在好了有一百多个。”
      刘章摸了摸怀里小女儿的手,闻言有些感慨:“这家庭不同啊,就连孩子走教育的路都不同。”
      “可只要认真学,哪里都是没问题的,”孙父的声音提高,“就说石头期末考试那分数,秦远说了,那可不比城里的孩子差,这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考出来的!”
      “石头念书确实厉害。”杨幺妹夸赞道。
      转眼就是嫣嫣开学,杨继西回村春耕,然后炒茶。
      今年家里喂了二十只鸡,孙父他们家也喂了十五只,就为了给孙桂芳坐月子的时候补身体的。
      孙桂芳的肚子越来越大,回生产队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有人就说她过惯了镇上的好日子,都忘了本,不愿意回生产队了。
      杨继西直接怼回去:“那按照你这意思,你男人出去干活也好几年没回来了,可别是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了眼,不愿意回来吧。”
      那人又气又臊,从此不敢再说半句话。
      村里的茶全部炒好包装好后,杨继西家的杂货铺门口,也挂上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的就是清茶名。本镇买的人其实很少,但开车路过,且喜欢喝茶的人,有些下来买水喝,就会随口问一句。
      杨二奶奶把泡好的茶倒了一碗端出来给那些人尝味儿,还真给卖出去不少!
      队长见此高兴得很,特意在会上对杨继西一家进行了大力表扬。
      杨继西脸不红心不跳地起身接受了大家的鼓掌。
      因为杂货铺这边的销售比他们在县城四处跑卖得多一些,所以孙桂芳干脆在铺子门口放了一张桌子,上面放着茶,以及那块立起来的木牌。
      这样来往的车辆主人看得更清楚了,也卖得更好。
      杨继南和杨继北把队里的兔子给全包下来自己干了。
      有了茶林和花椒林,还有鱼塘,队里暂时顾不过来兔子这边,毕竟兔子的利润有些低,加上老马沟那边的兔子养得比他们队里的肥,所以也没人家卖得好。
      在队长去了一趟公社后,便决定把兔子屋那边全给脱出去了。
      杨继南和杨继北咬牙接了下来。
      他们不想离开家乡,要想干出事儿,那就得继续,毕竟这养兔子,他们费了不少心思的。
      因为钱不够,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其中杨继西他们就借了一百块钱给他们。
      知道茶在杨继西他们小卖部卖得不错后,兄弟二人提着一只大兔子来杨继西家对他嘿嘿笑着。
      正准备宰一只鸡,下午给孙桂芳她们送去补身体的杨继西:......
      “要干啥?”
      杨继西起身把鸡放进鸡圈里,一边洗手一边让他们把兔子放在院子里,先进堂屋说说啥事儿。
      兔子是被捆了爪子的,所以也不会怕它跑。
      杨二爷爷正在堂屋的竹椅上躺着小憩,见他们来了,还去倒了两碗水过来。
      “取名啊?”
      他问。
      杨继南和杨继北赶忙摆手。
      “二爷,我家二娃还小,不着急取书名,等六七岁的时候再取。”
      “我家玉香有名字了,这次来是想请西哥和嫂子帮我们卖兔子。”
      “卖兔子?”
      杨继西和杨二爷爷一愣。
      “对,卖兔子。这两年,我们把县城都跑遍了,那饭馆也订下了单子,可人家一个月也要不了三十只啊,都爱吃猪肉和鱼,兔子肉吃得少。”
      “有一家倒是进的兔子多,可人家订的是老马沟那边的兔子,咱们也挤不进去。”杨继北说起这些都觉得心酸。
      “兔子多,可卖不出去,那就会越来越多,这兔子越嫩越好吃,不像母鸡,几年的补人。”杨继南摇头。
      杨继西想了想后道:“卖不出活兔子,咱们可以卖别的嘛,兔毛卖得怎么样?”
      “兔毛卖得不错,可咱们也不能全靠兔毛嘛,”杨继北挠了挠头,“这兔子生得可快了,一生就是一大窝,每天的草都有些忙不过来了。”
      意思就是得卖点出去。
      杨继西想起前世卖得火热的麻辣兔丁,五香兔头啥的:“我觉得我们可以谈一笔生意。”
      杨继南和杨继北对视一眼,也没问到底啥生意,直接点头道:“那就太好了!”
      三人中就只有杨继西的家底最厚,可不就是太好了。
      三人在杨继西家堂屋说了四个小时,杨继西拿着笔又说又记,然后把协议分成三份,每一份都签下了他们的名字。
      “那明天我们三小溪沟那见。”杨继西端起搪瓷杯喝了几口茶水后说道。
      “成!”
      不同于来时的不安,走的时候二人充满了干劲儿。
      杨二爷爷笑眯眯地看着他们走出院门,然后指了指院子里的肥兔子:“这兔子怎么搞?”
      “做成麻辣兔,”杨继西挽起衣袖,“爹,您得给我打下手了,把东西做出来尝尝才心里有数。”
      “成。”杨二爷爷点头。
      本来是说杀鸡下午送到镇上的,结果忙着说那事儿,又杀兔子又搞麻辣兔,倒是没来得及。
      “爹,味道咋样?”
      在充满辣呛味的灶房,杨继西问道。
      “好吃,就是太辣了。”杨二爷爷一边呼气一边咬着兔肉。
      “等冷了以后,味道就刚好。”杨继西笑道。
      他端了两碗分别送去杨继北和杨继南家。
      二人吃完后看向他的眼睛更亮了。
      “这生意肯定成!”
      “明儿起早啊,可别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杨继西就起来把鸡杀收拾好,吃了早饭就和杨继北二人在小溪沟那碰面,一道去镇上。
      到了镇上,杨继西把鸡送到杂货铺后,才和杨继北他们上班车去县里的商局。
      三人搞了个商标和公司名字,拿着东西又去买大锅啥的,还听杨继西的去医院各自检查了一下身体,把那些东西全部拿上装进袋子里回了家。
      接着田家岗队里的人便发现三人常常在兔屋那边一待就是一天,他们是在杨继北一家三口之前住的草房里炒兔子的。
      “二哥,辣椒不够了,得去收。”杨继北看了看袋子里的干辣椒后说道。
      “早就收了,我这就回去拿,这边放着容易潮。”杨继南笑眯眯地回去背了一口袋的干辣椒过来。
      杨继西和杨继北则是继续装袋麻辣兔,为了密封好这东西,杨继西特意请杨文清从外面寄回来合适的小袋子,以及简单版的密封器。
      他拿到手后试过,密封好的麻辣兔,十五天内吃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抬起热起来,那吃的时间肯定会缩短的。
      “西哥,咱们这货够多了吧?啥时候卖去啊?”
      “铺子怎么样了?”
      杨继西问。
      “已经装好了。”杨继北笑道。
      他们三人在县里租了一个铺子,就是卖兔子肉的,有活的,有熏的,还有这种小袋子装好的麻辣兔。
      “那明儿一早,我们就去县里上货,后天就开张!”
      “好!”
      孙桂芳知道他们在忙这个生意,这会儿还挺着大肚子和杨幺妹说呢:“我觉得那味道还不错,就是吃多了辣得慌。”
      杨幺妹闻言一笑:“那东西也不能一直吃啊,吃个新鲜或者是寄出去给亲戚朋友啥的,刚好。”
      “你说得对,”孙桂芳点头,“应该就这几天忙完了,西哥说让我拭目以待,我倒是瞧瞧他们弄出啥动静。”
      “不管啥动静,钱分到手还是得交给你放着就成。”杨幺妹掩嘴一笑。
      “我倒是不管钱放在哪,”孙桂芳也笑,“但是我管钱用在哪里。”
      二人正说着话呢,枣子就从小床上爬起来,眼泪汪汪地看着二人。
      “尿了?”
      杨幺妹一看就知道咋回事了,赶紧抱着孩子去后院换了尿布,回来时枣子又笑眯眯的了。
      “这孩子可真有意思。”孙桂芳稀罕得不得了,抱着枣子亲了亲她的脸蛋。
      枣子笑眯眯地回亲过去,孙桂芳更稀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