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金枝

  • 阅读设置
    金枝 第110节
      “啊?还有人写这个呢?”
      朔绛点点头:“民为贵,贩夫走卒的生活便是本朝根基,又有何写不得的?”
      金枝忽得来个兴趣:“啊,这个我可以。”
      她又有点疑惑:“你们读书人不都瞧不起这些吗?我还清晰记得你当时嫌弃腌臜。”
      朔绛唇角轻弯。
      他看着金枝,宽阔的肩膀绵延出山峦一般的起伏:“那是以前的我。”
      他也是在金枝的影响下才开始慢慢注意到平凡的百姓们。
      金枝有些高兴,她眼睛亮晶晶。
      猪鱼这人真不错,能处。
      外头被打的太监疼得鬼哭狼嚎。
      黄如晦站在暗处,额头流下冷汗。
      还好这次他趁着灌醉了小太监套出了话,让他不记得告诉过谁,否则连他都要被牵扯出来。
      不知道下回他还有没有这么好运气。
      可。
      富贵地位在前头向他招手。
      又怎么舍得割舍呢?
      他正了正心神,进了内殿:“太后娘娘,小的为您按摩穴位。”
      太后正被外头那声音气得头疼。
      她靠在迎枕上蹙着眉头:“你说这!这不就是在打脸哀家吗?!”
      黄如晦轻轻拂上了太后的太阳穴:“娘娘,您还是要保养自己身体。”
      而后轻轻按压起来。
      他的力道不轻不重,很快太后就感觉额头没那么痛了。
      她闭眼享受着。
      随后低声道:“回头哀家要草拟一道懿旨。”
      黄如晦嗯了一声,但并不多嘴多舌。
      他的稳重应对很快勾起了太后的好感。
      她称赞:“难得你这么稳重,听说你以前就是侍奉圣人娘娘的?”
      黄如晦道了声是:“小的原先跟随那位娘娘,常帮她撰写些文书。”
      太后暗暗点头。
      她身边是需要这么个能书会写的人。
      从前她身边那些家仆随着侯府倾覆而四下凋零。
      因为照顾女儿还乡的郜嬷嬷算是漏网之鱼。
      可她管理内宅可以,人也忠心耿耿,却不识字。
      这许多要跑腿要用文书的地方就捉襟见肘。
      这黄如晦不正好吗?
      太后有心抬举他,她问:“这宫里太寂寞了些,哀家打算招些年轻女儿家进宫来,不知用什么理由好?”
      黄如晦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只不过太后正坐着,瞧不见他的神情。
      他继续恭恭敬敬答:“不若就说太后娘娘近来大为寂寥,想寻些年轻女儿家作伴,每日里说说话,聊聊天,再从慢慢挑选,万一落选也不尴尬,不知这理由可好?”
      作者有话说:
      二合一大章节,今天还有一更,一共万字掉落
      ◎最新评论:
      【本来大可以查清然后再告诉太后的,鱼鱼太着急了】
      【(仅代表个人看法)如果我是金枝感觉不会同意挂入崔家。一是没那么喜欢猪鱼,二是从金枝攒钱赎爹娘来看是很爱自己的父母的,即便爹不是亲爹。让她认高门大户里的夫人做母亲感觉更像是一种上位者的施舍。自己的父母不能叫父母(外人眼中),回门恐怕也不能光明正大的回自己家。】
      【哈哈哈哈给金枝找个高贵靠山吗】
      【突然不喜欢太后了,我们金枝还是出宫吧】
      【其实猪鱼可以好好跟太后说的,朔家就剩下他们娘俩,苦尽甘来相依为命。好好解释,诚心诚意的请求,再不行用点苦肉计,太后不是蛮不讲理的人,经历那么大一场灾难现在很多事也看透了,她就猪鱼一个儿子肯定心软心疼,即便一时不同意也可以暂时稳住。猪鱼现在这样,虽说是护着金枝,但可能闹得母子离心,叫有心人引导一下,到时候说不定成了金枝的错。护人也可以用些手段,迂回变通着来。还是说,猪鱼在朝堂上有手段,一涉及金枝就变大笨狗了?】
      【这黄如要到啥时候s】
      【朔绛很有当昏君的潜质】
      -完-
      第52章
      ◎二更◎
      太后点点头:"甚好,你去办吧。"
      不多久各家名门便收到了宫里传来的懿旨,说是太后娘娘如今在宫里寂寥,想寻个女儿家媳妇子作伴。
      官家正当适婚年龄,这懿旨一出谁家不知缘故?
      当即纷纷各动心思。
      原本世家大族并不一定稀罕进皇宫。
      毕竟嫁入地位相近的簪缨世家也是一条路,又何必挤破了头往深宫里钻?
      可这回不一样。
      少年天子英姿勃发,龙章凤姿。
      要说长相么,他是前朝的探花郎,从前被评为汴京三美之首。
      要说出身么,朔家本就是陇上贵姓,唐时就在太原府赫赫有名的家族。如今更不用提是富有四海的君王。
      要说学问么,官家是前朝探花郎,还年纪轻轻就成了经学大师。
      要说才干,朔家满门凋零,朔绛一介文弱书生,居然能揭竿而起卷土重来,生生把哀帝给推翻了。
      再说后宫,这后宫可是没有皇后,没有妃嫔,连个侍妾都没有。
      这恐怕是满汴京城,不,是本朝,不,是三朝以来独一份的乘龙快婿了。
      别人家说亲,上面能占一条便可作为吹嘘资本。
      可官家全占了。
      这次进宫还有个好处就是不是选秀。
      若是没有选中还可出宫回家,面子上也好看。
      不像选秀还要在宫里住大通铺受点磋磨。
      实在不行有个曾经陪侍太后身边的资历说亲时也加分不是。
      一时之间世家们纷纷开始选拔自己家里适龄的小娘子。
      甚至有些人家连旁系都不放过。
      至于太后说还要媳妇子相陪,真没有几个人听进去。
      毕竟大家都知道媳妇子不过是障眼法。
      到了真进宫那一天。
      十来个小娘子站成一排,蔚为壮观。
      太后很是欣慰。
      那些小娘子向太后见礼。
      太后环视一圈,环肥燕瘦,俏皮沉静,她满意颔首,
      不信儿子挑不出个满意的。
      郜嬷嬷请示:“已经备好了咸宁殿,就叫小娘子们安置在那里。”
      咸宁殿就在福寿宫后面,方便她们过来寻太后请安。
      太后思忖一下:“还是让她们在惊鹊阁吧,那里花木繁盛,小娘子们住着正好。”
      惊鹊阁虽然离福寿宫不近,可离着官家所住的福宁宫近啊。
      到时候她们来来去去,不信儿子就能视而不见。
      郜嬷嬷忙应下。
      太后便吩咐小娘子们:“莫要拘束了,平日里在家如何在宫里就如何,缺什么吃穿用度都去寻郜嬷嬷,万万不要受了委屈。”
      小娘子们齐齐应声。
      声音娇娇软软,甜甜蜜蜜,像是五月里一股蜜糖味道的风。
      太后愈加满意。
      官家则宣布要请海棠居士入宫修撰汴京民间志的想法。
      他将地点就设在宝文阁。
      宝文阁位于大内侧首,里头放着皇家藏书。
      平日里静谧安宁,是个好去处。
      金枝前一天就开始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