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金枝

  • 阅读设置
    金枝 第92节
      明月不服气,也凑过来看。
      她不信了,有什么诗能比自己写得好?!
      其他宫娥女官也都来瞧。
      “怎么样?不赖吧?”
      金枝挺起胸膛很是自豪。
      只见雪白宣纸上泼墨淋漓颇为豪放写着二十个字:
      《月下》
      去年啃甜瓜,
      今岁赢元宝。
      早点回肉铺,
      汴水望鹅毛。
      欲行咳嗽了一声:“其余几句倒也……呃……通俗易懂。”
      即使作为金枝的好友,她费尽心思也只能想到这么个评价。
      明月终于忍不住了:“这最后一句汴水望鹅毛是什么意思?”
      这回轮到金枝瞧不起她了,她斜睨着明月:
      “明月娘子连大名鼎鼎的《鹅》都不知道?”
      不待明月回话,金枝便自豪背诵完毕:
      “鹅鹅鹅……白毛浮绿水……拨清波。”
      “听见了吗?我诗里那个鹅毛便是出自这首诗,这叫‘用典’你懂吗?”
      金枝叉腰煞是自豪。这可是她从惠妃那里学来的方法呢!
      听听,用典,多么高级的两个字!
      不同于“棒骨臊子肉脆骨蹄筋”这种一听就是市井小民的俗话。
      用典!
      一听就高级!
      欲行恍然大悟:“原来你是望月思念汴水,想象家乡河水上白鹅浮掌
      ,就如张翰的莼羹鲈脍之思,乃是思乡之意!”
      圆,硬着头皮给姐妹圆。
      用尽了她毕生才学。
      明月几乎要气死了!
      她涨红了脸,满腔愤懑。
      还待要质问金枝——
      却听金枝道:“其实我也不懂写诗,只不过这是官家定的,若有不满的去问官家便是。”
      扯虎皮拉大旗这是她的强项。
      其余想帮明月的人果然不说话了。
      一个跟明月不对付的内侍在背后嘀咕:
      “就算她写的诗比金娘子好又如何?官家宁可选金娘子的也不选她的,不就是想告诫她不要痴心妄想吗?”
      宫娥女官们听见登时了然。
      可不就是?
      虽然金枝那诗句写的不好,
      可官家宁可选金娘子的也不选明月的。
      不就在表明自己的立场吗?
      还有人将明月的诗句瞧了两眼。
      什么君为明月臣为星之类。
      一下子就能瞧出其中的攀附阿谀之意。
      原先不解官家行为的人都不说话了。
      明月终于忍不住了,眼泪掉了下来。
      她捂着脸跑了。
      没人理会她。
      宫娥们玩的尽心,又是拜月乞巧,又是穿针放蜘蛛。
      金枝揣着金元宝,心里格外满足。
      晚上回房。
      却见自己的床头放着一个檀木盒子。
      打开后是一个磨喝乐。
      坐在雕花檀木的闺房里,穿着红纱碧笼,头戴金珠牙翠。
      她好奇,莫不是谁送错了?
      虹霓凑过来看:“难道是哪个喜欢娘子的侍卫送来的?”
      说罢便捂嘴笑。
      “我看那禁军统领大人待娘子格外上心呢!”
      “去去去。”金枝赶她。
      她无心琢磨磨喝乐,只想等再晚一点便偷摸溜出门去。
      她还惦记着鱼缸里的铜钱呢。
      蚊子腿也是肉!
      此时夜半无人,我不钓鱼谁钓鱼?
      金枝没寻到鱼竿,从自己屋里拆了根蚊帐杆。
      蹑手蹑脚回到了适才乞巧的鱼缸旁,
      努力想要捞铜钱。
      谁知竹竿晃荡。
      “哗啦”一声。
      清冽的夜里这响动便分外清晰。
      “是谁?!”
      惊动了巡逻的禁军,他们厉声呵斥着。
      金枝吓得后退一步。却被人捂住嘴。
      金枝慌得往后一看——
      原来是朔绛。
      朔绛穿着常服,示意她不要吱声。
      侍卫见这边没有动静便也没有再过来。
      金枝忙行礼:“见过官家。”
      朔绛倒甚为镇定,后退一步:“你在这里作甚?”
      金枝摸摸脑袋:“奴婢荷包不慎落入水缸,里面的钱撒了一缸,趁着人少来捡。”
      朔绛看着她睁眼说瞎话,觉得好笑。
      他说:“那朕帮你捞。”
      说罢从屋檐下拿出根鱼竿。
      金枝大喜。
      “官家圣明!”
      这绝对是她夸奖朔绛最真心的一句。
      朔绛面上嗯了一声,心里甜滋滋像吃了一大口蜂蜜。
      他帮金枝将铜钱都钓上来。
      这不是普通的铜钱,是特意为喜庆铸造的厌胜钱,
      一般都会铸造一些“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的吉利话在上面
      没想到这些厌胜钱却铸造着一水的“长毋相忘”。
      在月光下泛着盈盈微光。
      似乎戳穿了朔绛心中隐秘的希望。
      朔绛有些许的不自在。
      金枝却不觉得有什么。
      她还有闲心调侃:“羽林卫这些人,干活也忒不尽心了。我们捞这半天都没留意。”
      朔绛没说话。
      她没瞧到远处屋檐下得了命令不许靠近的侍卫。
      第二天门栓又去清理官家残稿。
      这次官家似乎颇有兴致,连画两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