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这对cp我从小嗑到大

  • 阅读设置
    这对cp我从小嗑到大 第121节
      品尝到明沉的手艺,刑家几人对未来女婿越发满意。
      临走的时候,刑母把女儿拉到一边说悄悄话:“这两天我们住在这里就是想观察你俩生活的状态,看小沉对你上心,我们也就放心。”
      “原来你们在观察他啊。”她还以为爸妈留在这里是为了离自己近些,这两天光听他们夸明沉做饭好吃,结果是个幌子。
      刑幽背起双手,轻晃脚尖:“从小到大看了那么久,还不够?”
      “小时候跟现在当然不一样。”刑母跟丈夫经商多年,见过形形色色的人,自有一套识人本领。
      这两天明沉推了工作陪他们,又亲自下厨。
      都是吃惯山珍海味的人,自然不稀罕外面那些餐厅美食,明沉厨艺好,肯亲自动手就代表一份心意。
      除了这些表面,她还看到两个孩子相处时的一些状态。
      她家宝贝女儿比较娇气,除了脾气,身体也是。就拿吃食方面来说,不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还对好些东西过敏。
      他们忙于工作没时间下厨,有时连他们都记不清的喜好,明沉全都知道。
      小时候顽皮的男孩长大了,对待喜欢的人,处处都细心。
      这个女婿,他们是满意的。
      刑母拉住女儿的手,默了片刻,又问道:“星星,你回国之后见过明沉妈妈了吗?”
      “还没有。”刑幽摇头。
      刑母叮嘱道:“爷爷说你已经知道明家那些事,孟思蕴确实做得不对,不过小沉对她感情复杂,你俩确定在一起,还是要去见见。”
      “知道了,妈妈。”
      她早就想见,只是明沉没提,她也不好意思一直说。
      刑爸刑妈来去匆匆,陪女儿过完生日又赶赴下一趟行程。
      刑爷爷在繁华的闹市区待不住,回了宜北市。
      也是在他们离开这天,明沉忽然问她,要不要去见孟思蕴。
      刑幽惊讶于他突然提起,没问原因,只在他深沉的目光中轻轻点头。
      第一次来到山上这家私人疗养院,跟想象中的极为不同,远远看着就像成年人悠闲放松的乐园。
      那些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刑幽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突然有一人回头盯着她笑,那笑容十分夸张,刑幽下意识往后退,撞到明沉的胳膊。
      明沉眉头一皱,扣住她手指给予安全感:“别怕,跟我来。”
      明沉去孟思蕴的房间已经是轻车熟路。
      时隔几年再次见到曾经熟悉的长辈,刑幽发现孟思蕴的模样几乎跟前几年没什么变化。
      岁月从不败美人,完全可以用来形容她。
      孟思蕴靠在窗边,手里捧着一本书,不知道在看什么。
      当两人出现在门口,孟思蕴似有感应,从书中抬头。
      看到儿子,她立马放下书。
      很快,视线又落在旁边那个年轻漂亮的女孩身上,孟思蕴迟疑:“你是,星星。”
      明沉没喊人,刑幽一如既往称呼其为:“伯母。”
      孟思蕴认出她,脸上流露出惊喜:“好孩子,咱们多久没见了?听说你在国外得了大奖,什么时候回来的?”
      孟思蕴的热情让刑幽有些不知所措。
      她做好了面对孟思蕴发疯的准备,结果跟预想中的情况截然不同,孟思蕴似乎比以前更加热情。
      曾经的孟思蕴非常注重明沉在音乐上的成绩,每次见到她,都是鼓励她跟明沉一起努力。
      “抱歉,因为太忙,一直没时间来看望你。”刑幽顺着她的话作答,说到国外的学业已经完成。
      中途有医生过来,叫家属去办公室,明沉递给刑幽一记眼神,刑幽朝他点头,表示自己可以。
      见两个孩子悄悄互动,孟思蕴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待明沉走后,孟思蕴提出去屋外走走。
      刑幽不知道是否可行,显得犹豫。
      孟思蕴猜到她的心思,叫她安心:“这里到处都有监控和医生,我们就在外面,没事。”
      孟思蕴手指的方向就在这扇玻璃窗外那片草地,刑幽点点头,陪她出去。
      走的时候,孟思蕴还带着之前看的那本书。
      说是书,更像是一个本子,封面没有标题,也不知道里面的内容。
      两人慢悠悠散步,孟思蕴的话题还是围绕在他俩身上:“听说你跟小沉在谈恋爱,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这句话似曾相识。
      果然,到了一定年龄,都逃不掉被家长催婚的命运。
      不等刑幽回答,孟思蕴已经自顾自畅想未来:“你俩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好,还有相同爱好。”
      “将来你们的孩子一定会继承爸妈的音乐天赋,说不定就是下一代音乐家呢。”
      “伯母。”刑幽出声打断她的憧憬,“如果我有孩子,我不会强迫他去学习什么,人生是属于他自己的,不能把大人的喜好加诸在孩子身上。”
      她铿锵有力,意有所指。
      清亮的声音落在孟思蕴耳边,砸在孟思蕴心头,她僵持着姿势许久才反应过来:“你说得对,是我糊涂了。”
      听她赞同的反应,刑幽悄悄吐出一口气。
      “这几年意识总是不大清醒,常常说错做错。”孟思蕴撺着书本一角,连头都没抬:“他已经告诉你,关于这几年的事了吧?”
      刑幽点头。
      孟思蕴撑起一只手:“他恨我,是吗?”
      这话没法回答,刑幽轻磨牙尖,最终还是保持沉默。
      孟思蕴垂下脑袋,痛苦地捂住脸颊:“让他恨我吧,本就是我错了。”
      夺走儿子的爱好,害死丈夫一条性命,她这样的罪人怎配得到原谅。
      见她如此,一时竟分不清,孟思蕴到底清醒还是糊涂。
      “伯母。”刑幽抬起一只手想要安慰,迟迟没有落下。
      在知道孟思蕴对明沉所做的那些事之后,她为明沉鸣不平,自己心里都有疙瘩,更无法违心地哄孟思蕴说明沉不介意。
      她只能说:“明沉他,不讨厌音乐。”
      或许曾经有过厌弃,但那个坚强的少年并没有被困在混沌的过去,他已经成功走向新的人生。
      孟思蕴从回忆中挣脱,茫然抬起头:“不讨厌吗?”
      可自那件事发生,她再也没见过明沉碰钢琴,哪怕提到音乐,他也是一脸的冷意。
      “那是他曾经热爱的,就算放弃,也不会遗忘。”
      热爱……
      孟思蕴在口中默默念着这个词,脑子里浮现出的却是明沉小时候,吵着闹着要出去玩,说不喜欢钢琴的画面。
      之后想到什么,孟思蕴脸上的表情逐渐松缓,微仰起头深吸一口气:“他小时候其实不喜欢音乐,突然有一天主动跑来跟我说,以后都会认真学钢琴。”
      “你知道为什么吗?”孟思蕴扭头问。
      刑幽摇头。
      记得上次听爷爷说,刑家刚搬来宁城那会儿,明沉突然扭转心意,开始认真学习。
      孟思蕴站在原地,手指在光滑的本子封面敲出节奏,她已经不太记得曾经失去的爱人,留在记忆里的,只剩下唯一的儿子。
      明沉六岁那年,刑家搬来宁城,明老爷子带着孙儿去拜访老朋友。
      “你那乖孙女呢?”
      “星星在琴房。”
      刑幽从小接触音乐,搬进新家之前,必定会为她准备好一间琴房。
      都说小孩子爱玩、坐不住,刑幽对小提琴极其喜爱,把它当做娱乐。这样一来,调皮捣蛋的明沉跟热爱学习的刑幽形成鲜明对比。
      明爷爷借此教育孙子:“以后要向妹妹学习。”
      小明沉不服气,哼哼两声跑出去。
      屋子大,只要不是出家门,大人们就不管。
      小明沉在周围溜达,被一阵极轻的琴声吸引。聪明如他,很快猜出琴声来源,循着声音找过去。
      他绕在屋子外圈,见路中间被一道栅栏隔断,干脆顺着旁边粗壮的树干从这头爬上去。
      栅栏另一边是间透明的玻璃房,隔音效果极好,若非他刚才靠近,根本听不见。
      白天阳光好,玻璃房的窗帘向两侧散开,阳光争先恐后跑进去,琴房里的景象完整呈现。
      穿着鹅黄色长裙的女孩侧身站在金色斜阳里,面对前方支架上摆放的曲谱拉弦,小小的身体随着拉弦动作微微摇摆,她沉醉并享受着音乐。
      趴在树上的明沉挠挠耳朵,想要看得更清楚,一不小心摔了下去。
      外面的动静引起刑幽注意,她好奇地扭头看向玻璃窗外,见一个小男孩从地上弹跳起来,拍拍衣服,一瘸一拐朝她走来。
      咫尺距离,一道看不见的玻璃将他们隔开。
      刑幽好奇地靠近玻璃窗:“你是谁?”
      外面的男孩没回答,双手扒在窗外,调皮地对她吐了下舌。
      刑幽被他的鬼脸逗笑。
      见她笑,明沉立马收起表情,作对似的用手指去戳她脸。
      而刑幽见到的却是这个陌生小哥哥一下一下戳着玻璃,似乎在跟她打招呼。她将琴弦换了只手拿,右手抬起,伸出一根食指慢慢贴上去。
      两只小小的手在阳光处交接,通过那扇透明玻璃紧紧联系在一起。
      那天晚上,明沉回到家中,迫不及待找到妈妈:“我要学音乐,我要弹钢琴!”
      孟思蕴深知儿子改变心意有原因,小孩子藏不住话,她很快就从儿子口中得知“星星”。
      “自那以后,他不再抗拒我安排那些音乐课。”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天注定的缘分,孟思蕴的情绪已经完全平和,眼角浮现笑容,“所以你现在明白,他为什么不讨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