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临安美食录

  • 阅读设置
    临安美食录 第82节
      半响才大哭起来:“曼娘!”
      曼娘忙将身边的哥哥推过去:“娘,我寻到哥哥了!”
      恒夫人见到失而复得的儿子,又是一场痛哭。
      好容易等她平息了悲哀,曼娘才问:“爹呢?”
      恒夫人这才垂泪道:“曼娘,你爹他……唉,你可知道当初汴京之耻?”
      汴京之耻,当然是知道的。当初胡人一直打到了汴京,而后对满城君臣肆意□□。
      可曼娘不知还有这样一个浸透血泪的故事。
      **
      当初汴京城里有位柔浅帝姬,她生得美貌端庄,而被誉为京中第一美人。
      当时大内有位名叫何卿的太监悄悄爱慕帝姬。
      他曾是仕宦子弟,因而学问过人,生得也仙人之姿,高洁雅致如山间竹。
      两人在漫长的岁月中渐渐互相生了情愫。
      可惜身份有别,只能都压抑在心中。
      等到故国破灭,敌人点名要京中第一美人柔浅帝姬服侍。
      柔浅帝姬被送走时只有何卿拼死反对。
      可惜他力气不及,被胡人打晕扔到了水池中。
      后来帝姬被胡人辗转送到胡人太子西苑王那里,受尽折磨□□。
      何卿不死心,千里跋涉去了北疆,
      他居然寻到了机会,趁着西苑王狩猎的机会,护着她拼死逃跑了出来。
      两人逃亡路上还遇到一位相熟的御厨,三人结伴而行。
      可惜御厨半路上为了救帝姬而死,只留下身家文书。
      何卿和帝姬历尽千才到临安,原以为终于能苦尽甘来。
      谁知道时间太久,从前汴京城里的太监宫女们多数被杀死,居然无人认得她。
      帝姬拿出自己的玉牒证明身份
      ,
      当初对玉牒的是自己姨母家的女儿,老福王之女永寿郡主。
      永寿郡主见到自己的姐姐,自然一口应下。
      但是当时的太后一口咬定绝无此事,说是这女子是宫女来冒充。
      原来当初太后和帝姬一起被抓捕到胡人地盘后,太后为了活命委身于胡人,此事清清楚楚被帝姬所知。
      等到官家继位,就用金帛赎回了生母。
      本以为临安城里无人知道羞耻的过去,谁知柔浅帝姬居然逃到了临安。
      她倘若指正了帝姬是真的,只怕帝姬反过来就要指认她“不贞”。
      官家生母,当朝太后,本已经拥有了无上的荣华富贵,又岂能被个不省心的小姑子破坏?
      是以太后一口咬定这位小姑子是假冒之人。
      更是威胁永寿郡主要想她残余的侄儿接替老福王的地位就闭口不认。
      官家也不是傻子。
      柔浅帝姬为汴京第一美人,如今虽然没有旧时宫人认得她,但是她只要站在那里,倾国倾城的容貌和公主凤印已经足够证明她的真假。
      何况帝姬们都被精心培养过,熟知琴棋书画,随便拿出一项来都可核对真身。
      堂堂帝姬身份又岂能是民间女子能冒充的?
      哪个民间女子如哪里来的这般胆子?
      官家自然很快推断这位柔浅帝姬是真的。
      生母为何如此他立刻猜得到。
      当初胡人还在汴京城时候就肆意侮辱宫眷,何况在遥远的北疆?
      太后见到柔浅帝姬后双手颤抖、脸色煞白,自然不会是因着见到人假冒而生气至此吧?
      可是知道归知道,为了自己的帝位,还是要认同母后之话。
      不然,堂堂官家居然有个被胡人折辱过的母后,这史书上怎么写?
      于是官家为了生母的体面,叫人将帝姬拖到外头杖毙。
      对外宣称有人冒充柔浅帝姬。
      永寿郡主泪如雨下。
      一面是姨母唯一女儿、昔日亲如手足的柔浅帝姬;一面是老福王家唯一逃出来的年幼侄儿、家族光复的希望。
      她最终选择了放弃柔浅帝姬。
      关键时刻还是太监何卿拿金银收买了执刑人,
      偷偷保全了帝姬性命。
      太监拿出了御厨的文书,
      两人一起回了浦江乡下,冒充了御厨的身份。
      开起了恒家酒楼,在浦江山水间度过了一生。
      “这两人是我翁翁和婆婆?”曼娘低呼一声。
      “正是。”恒夫人点头。
      御厨自小就为了生计离家,因而恒家亲眷们丝毫没有察觉出任何不同。
      何卿夫妇两人很快就将恒家酒楼经营起来。
      翁翁和婆婆生前恩爱,夫唱妇随。
      却不曾想过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
      婆婆举止大方端雅,
      浦江的人都说这是外头的大户人家才有的教养,
      后来婆婆为父亲迎娶进来母亲,就是出自江南钱家的母亲,都不得不承认婆婆的仪态优雅。
      “可是这与爹……?”曼娘不懂,自她记事以来,恒家就融入浦江生活,爹也如江南任何一位富家翁一样。
      “婆母当初逃离胡地时便有了身孕……”恒夫人不安地盯着脚尖。
      “那是……”曼娘忽然后背发凉。
      “正是胡人那位西苑王的子嗣。”
      “那位王子后来争夺来了王位 ,生了几个儿子,要么在战乱中去世要么中风,最后居然没有一个活下来。”
      “你爹爹知道自己的身世,当我们被胡人抓走时,他眼看妻子要受辱自己要被发卖,情急之下只好拿出西苑王的信物,自称自己是西苑王后代。”
      胡人不敢怠慢,便将他奉为上宾。
      很快便收到西苑王亲自写的加急信件,命令将此人送到上京。
      恒鸿富忙趁机提出条件,将自己同行的汉人女子放行。
      胡人此时已经将他视作进身之阶,自然礼遇再三将恒夫人送到边境而后放了。
      可怜恒夫人,一路上跌跌撞撞,又是担心女儿,又是担心丈夫,还要揪心儿子,几乎将眼睛哭瞎。
      原来前世,并不是官家冤枉了恒家。
      如果官家有朝一日发现西苑王唯一在世的儿子是柔浅帝姬所生,还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活了这么多年,那么肯定会将爹娘抓起来凌迟处死。
      虽然曼娘知道以父母的心性,就算胡人探子上门跪求他们也绝不会做出于国于民有碍之事。
      如果游征所言不虚,那么他为恒家二老求情而得罪官家也合情合理。
      只不过这么一来,曼娘便可笃定揭发恒家父母的并不是游征。
      当时恒家父母是他前岳父母,倘若他们有罪,那游征势必会被连累。
      曼娘略一思忖就怀疑揭发恒家父母的人多半是太子。
      游征得罪官家,太子保护游征,游征才能更死心塌地。
      “那……怎么将爹爹营救出来?”
      恒夫人垂泪:“你爹说此去就算诀别,让我们自己保重。”
      曼娘摇摇头:“翁翁当初能进入北疆救得婆婆,我们就定能再救出爹爹。”
      **
      西苑王喜得爱子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北疆,连曼娘都得知了消息。
      牧倾酒淡淡道:“这是自然,西苑王没有合适年龄的承继人,下面侄子叔伯都会虎视眈眈,所以一旦有合适的儿子立即会昭告天下。”
      或许是西苑王老年得子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很快就增派了兵力挥师南下。
      牧倾酒也挥鞭追击,很快将他们围堵在了陈家关。
      两军对峙,牧倾酒很快就在城墙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恒老爷!”
      第七十四章 姓氏
      西苑王本来已经进入老迈之年, 谁想从天而降一个正值壮年的亲生儿子,因而笑声张狂:
      “恰逢这好时节,都说天上的鸿雁低飞是惦记着后头的小雁, 我现今也有了亲儿。”
      他带着何鸿厚御驾亲征也是为着为儿子助力,好叫何鸿厚立下军功以后好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