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蛰藏

  • 阅读设置
    第381章 锋芒
      一番对接,并明确对方目的,并询问结束后,张少华才咬着牙,目露担忧的望着粟安然,对她长话短说的道。
      “一定要注意安全,还有没有其它请求!”
      “收到,请转告上峰放心,我们熊县代表团,会坚守阵地,全力配合大部对,完成救援任务,我,代表熊县支援团,请求上峰,给予我们干净水支援,还要一个最大的救治帐篷。”
      张少华立正,确定她话说完后,才赶紧回去上报了。
      江丫头抿了抿唇,快速的看了眼粟安然后,马上又投入了指挥工作。
      她相信,张少华那边的上峰,很快就会给她提供该有的便利。
      因为,这个时候,最紧缺的就是医护。
      她们的到来,就是那及时雨。
      一个小时后,她这里开始初具规模,投入到救人状态的同学们,老师们,也越来越沉着冷静,救下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急忙赶来回复,并送来请求物质的张少华,都惊讶了。
      他是真没想到,熊县这边的代表团,效率竟然这么高,不但自力更生,还准备充足,完全没有给他们添一丝乱。
      反而让他们营地周边的伤员,都得到了最好的安抚和救治。
      这……
      这不亚于紧急调来专业团队呀。
      张少华重视了起来,转头吩咐人把物质送了过去后,马上又掉头回去禀报。
      没多久,江丫头就收到了正式启动,并征用的文件。
      然后,源源不断的伤员,开始从四面八方送了过来。
      看着那数不清的惨烈,所有人心里的乌云,越积越多。
      也是这个时候,江丫头才明白,为什么若干年后的资料上显示,这次天灾的救援,必须要有取舍。
      是的,取舍。
      因为太多了。
      多到他们这些救援的人,就像那杯水车薪。
      如果不果断的指挥同学和老师,进行取舍,那么担误的,就是更多人的性命。
      江丫头哆嗦了一下,忽然明白到。
      这,就是她一直想避免的“小”二次伤害。
      也忽然明白到,手里的这个指挥棒,是多么的烫手,多么的艰难。
      当把那句,必须要取舍的话,喊完之后,她整个人都快虚脱了。
      那挥散不去的罪恶感,差点把她掩埋。
      留下给她打下手的杨春枚,还的王岚,急忙上前扶了扶她。
      “丫头,你已经喊了快七个小时了,休息一下。”
      “嫂子,你不要胡思乱心,你现在就是我们这里,所有人的主心骨,你可千万不能晕。”
      不远处的王清宁,急忙走了过来。
      “江丫头!你做的很好,不要质疑你的判断,取舍那是没有办法的,我们只能这样,我现在以老师的身份,命令你马上休息。”
      是了,已经七个小时了,天马上就要黑。
      可需要救治的人,还在不断的增加,做为指挥,她能休息吗?
      她不知道,她只知道,这是一场需要连续很多天的,和死神的,弥久之争!
      “我会在两个小时后休息,王清宁老师,我现在命令你,马上让74届的所有老师和同学,回到车上去休息,他们一共有4个小时的休息时间,4个小时后,换73届的所有老师和同学。”
      王清宁颌首,他已经意识到了,这场救援会很持久。
      想要救更多的人,就要先保证他们自己的体力。
      待王清宁一走,她又同样的吩咐了陈松岭和孙建舟,让他那里的民间团,也马上分两批轮休。
      沉重、取舍、死亡、哀嚎、还有挥不去的罪恶感,开始在所有人的头顶,挥散不去了。
      从天黑,到天亮,再到天黑……
      不知不觉中,二天过去。
      张少华的上峰保卫国,压住那焦头烂额的数字,沙哑的问张少华:“还有几个医疗团队在保持运作?”
      张少华连忙报告,其中就有熊县。
      保卫国惊愕了两秒:“熊县?他们还在继续保持?”
      “是,目前来看,他们是所有非专业医疗团队里,状态保持最好的队伍。而且,还是救治伤员最多的队伍。”张少华如实禀报。
      保卫国咋了咋舌:“那还是熊县医学院,没有毕业的学生和老师吧?”
      “是的。”
      “他们团队的负责人是谁?”
      “江丫头,女,25岁,是75届的新生。”
      “……”保卫国倒抽了口气,“负责人还是个学生?”
      “对。”还是个女学生,张少华嘴边噙了一丢丢骄傲,因为他知道,姑姑张琳,可是认了江丫头当干女儿的,所以嘛,江丫头也是他的干表姐姐。
      自然而然,他就感觉很骄傲。
      “能把团队维持的井井有条,她功不可没啊,传令下去,继续往熊县那边的团队,输送伤员。”
      保卫国舒了口气,这是他两天以来,听到最振奋的一个消息,更有如强心针。
      同时,也在心里牢牢的记住了这个名字。
      没多久,负责搜救的六连负责人,程贤进来报告,最后还向他请示,出动民间征用文件。
      当保卫国看到那名单上的熊县二字,又惊蛰了一下。
      “熊县民间支援团?”
      “是,他们的队伍里,有一支前线退下的老兵,我观察了他们两天,发现他们搜救行动,不但有效率,还快、准、狠!我需要全部征用。”程贤很不客气。
      “同意批准!”
      随着程贤的快速离开,保卫国挺了挺腰,再次呢喃了一句熊县!
      到了第三天,保卫国又问张少华:“熊县医疗团,状态如何!”
      “状态稳定。”
      “那就继续输送。”
      到了第四天,保卫国再问:“熊县医疗团,状态如何?”
      “状态稳定!”
      “那就继续保持输送。”
      保卫国笑了,熊县啊,这是一匹黑马奇兵。
      若是没有一个优秀的指挥者,岂能在诸多的支援团队中,脱颖而出?
      又能保持稳定这么久吗?
      要知道,这个时候,要的就是稳!
      就在保卫国思付着,并喃喃江丫头这个名字时,远在四方城坐镇的粟和平,终于在雪花般的报告文件中,看到了熊县医疗团的名单。
      惊愕之下,他立马将电话到了保卫国这。
      “老保子,这是我的一个私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