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 阅读设置
    第153章 文和乱武,深沉大智
      0154、文和乱武,深沉大智
      不消三刻钟。
      一千士卒,四位将领,无一生还。
      看着关下倘然成为修罗场,以及场中两位浑身浴血的“杀神”!
      关上众将,无不露出震惊之色。
      更有胆小士卒,裆下已然湿.了一片。
      不怪自己太懦弱,只怪敌人太凶悍!
      此刻的鲁智深、熊阔海,仍旧一脸狞笑,充满挑衅的望向关上。
      “还有谁?”
      “尽管来!”
      低声吼过,声传四野。
      几在同时,远处山中,逐渐出现身穿甲胄之人。
      不消片刻,人员越来越多,越来越多,逐渐奔向鲁智深、熊阔海。
      关上众人听到喊话,看到遍地尸体中的两个人,守城士卒不仅吓尿了,双.腿已然打颤。
      扑通!!
      碍于内心惧怕,两丈外的一位小卒吓的跌坐在地,嘴上喃喃:“我、我还不想死,我要回家……”
      顷刻间,起身踉跄着跑下城楼。
      这时,看到远处有越来越多的敌军奔来,逐渐汇聚在关下。
      忽然又有三两人,同样哭喊着丢掉手中枪,跑下城楼。
      突然,一位面上充满威仪之色的武将,拔.出腰间佩剑,“扰乱军心者,定斩不赦!!”
      “呃啊、啊、呃……”
      顷刻间,相继传来三道惨嚎。
      面对这位武将的举动,落入其他武将的眼中、耳中,无不感到惧怕。
      不过,与关下的那两位杀神相比,差了却不止一半。
      何况,原本以为对方只有两人,可眼下,人数起码有数万之多!
      顷刻间,其余众将相互看了看,眼神交汇间,似乎做了什么决定。
      “此刻起,全军死守,我就不信,他们还能……”
      不等说出后面的话,真切的感受到脖子边,传来一股微凉,随之大惊,“你这是作甚?”
      手执寒剑的武将没有回答,反而看向在场士卒,“敌将悍勇,试问咱们这斜谷关,有谁可以与之一战?”
      “……”
      闻言,将士们满是羞愧的低下了头。
      “既然没有人与之一战,为了大家着想……”将士开始引导众人。
      关下。
      张任、伍云召、伍天锡三人,带着三万大军来到鲁智深、熊阔海的身边。
      面对他们如此神速的到来,两位“杀神”表示很吃惊。
      张任轻笑着,拱手道:“起初风雪甚大,茫茫一片又看不见路。
      幸好军中有在那附近居住的小卒,刚好抄近路,这才及时与你二人汇合。”
      看到遍地尸体,张任三人清楚来的很及时。
      闻言,鲁、熊二人自然不会说,所遭遇的各种困难,只是向三人作揖,向三军将士作揖。
      伴着鲁智深等人话音落下,城门缓缓打开,率先走出五位将军,并且将那老将五花大绑,交给鲁智深处置。
      曾经的鲁智深算是半个出家人,可他不管什么普度众生,什么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眼下战事紧张,所有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于是,为了让降将表示忠心归顺,让他们亲手杀了那老将。
      结果,老将不幸被杀。
      顷刻间,鲁智深、熊阔海、张任所带领的三军将士,发出胜利的呼喊,被迎接进城。
      然而,临进城之前,熊阔海将刚好烤熟,还有点糊了的鹿,带进斜谷关。
      一个时辰后,酒足饭饱。
      鲁智深、熊阔海、张任、伍云召、伍天锡,汇聚在一块,商议接下来的事情。
      由于三军处于急行军的状态,按照时间计算,戚继光、荀攸所部,极有可能没到西散关。
      于是,鲁智深提议,让全军将士歇息一天,明日一早赶赴五丈原。
      即使戚继光部达到西散关,守将派人通知长安,这会儿长安的援军,也未必抵达郿坞,甚至是五丈原。
      如果,长安真的派出援军,鲁智深部,进可攻击长安,退可直奔西散关,与戚继光遥相呼应,干掉援军、破了西散关。
      当然,这是在援军奔赴西散关的情况下。
      另外,鲁智深等人攻破斜谷关,不单单为了进击长安、退抗西散关,实际另有目的。
      ……
      话分两头。
      下邽城南部,十五里外的某座山下。
      离开襄阳的第十六天。
      临近午时。
      由于刘辩的谨慎,他们来到此处的消息,并没有散播出去。
      此时的刘辩,正在附近的水塘边,挥动錾金虎头枪,演练百鸟朝凤。
      即使有系统傍身,可枪技这东西,只有通过自身不断演练,才能逐渐变得精纯。
      正当刘辩舞的虎虎生风之际,秦琼带着归来的陈庆之,自远处赶来。
      两人拱手。
      “主公,董卓似乎有所察觉。”陈庆之道。
      “怎么说?”闻声,刘辩停了下来,看向一脸疲惫的陈庆之。
      在遇到秦琼之后,陈庆之言明,董卓派出援兵,而且是吕布亲自率军。
      可是,秦琼听后大为吃惊——
      如果董卓派兵,必然会走下邽城这条官道,一上午都不见有军队经过,可见吕布在说谎。
      听闻不见有军队经过,陈庆之这才与秦琼加快脚步,面见刘辩。
      当即,将整个过程说给刘辩听。
      当然,自然包括那封书信。
      听闻书信,加上看到信上的字体,刘辩已然知晓对方的身份。
      正是黄承彦培养的“尖刀”。
      只是没想到,险些在陈庆之面前暴露。
      不过,陈庆之、秦琼虽有疑惑,面对淡定的刘辩却不敢多问。
      毕竟,刘辩曾经是皇帝,也许是宫里的老人,故意给刘辩透露口风。
      可即使是老人,也不合理,对方怎么会知道陈庆之的身份?
      当然,这不是眼下的重点,陈庆之、秦琼也没有过多联想。
      “贾诩?”
      刘辩嘴上喃喃。
      他对贾诩这个人了解不多,仅限于董卓死后,怂恿李傕、郭汜反攻长安。
      随后,贾诩投靠张绣,对曹操的两次战役,均由他一手策划。
      由于毒计百出、算无遗策,被称为“毒士”。
      甚至坊间流传——
      天生奇才,兵行险招的郭嘉。
      才高量雅,天妒英才的庞统。
      运筹帷幄,奇计百出的荀攸。
      王佐文若,才冠三国的荀彧。
      狼顾鹰视,聪明绝顶的司马懿。
      半人半神,多智近妖的诸葛亮。
      均没有一个人厉害,那人便是——
      文和乱武,深沉大智的贾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