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大唐扫把星

  • 阅读设置
    第1161章 祸害
      十余文人本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所以借来武侯祠的机会发发牢骚,彰显一下优越感。可眼前却有人说我作一首诗,随后你们赶紧滚。
      这是当面打脸啊!
      “无礼!”
      “若是作不出来,今日须得严惩!”
      “那女子看着好似镇定。”
      新城很镇定,甚至是期待。
      这一路遇到无数美景,可贾平安却不肯作诗,只是和她缓缓赏玩。
      小贾终于要作诗了。
      长安城中各家青楼望眼欲穿,就指望贾师傅能去自己那里作一首诗,可这几年贾平安仿佛是江郎才尽了一般,一首也无。
      外界也有人说贾平安沉浸在官场中,沉浸在厮杀中,那些勾心斗角,那些鼓角争鸣消磨掉了他的诗才。
      新城倍感期待。
      贾平安想了想,负手望了一眼里面。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这两句开头便洒脱清新,听不到半点匠气。
      瘦脸男子嘴硬,“不过寻常!”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还是寻常。”瘦脸男子的脸有些涨红。
      新城却低声道:“自春色,空好音,无一字凭吊武侯,却让人倍感怅然。”
      这才是作诗的最高境界。
      那些游人本以为没什么好诗,听到这几句后,纷纷涌了上来,屏息盯着贾平安。
      一群人都期待着今日能听到好诗句。
      贾平安侧身,见新城微微仰头看着自己,就笑了笑。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两句诗竟然就把武侯的一生给总结了。
      瘦脸男子愕然,那句还是寻常却再也无法出口。
      那些游人齐齐发出惊叹。
      蜀人就是这个尿性,觉得爽了,觉得巴适了就要大声的吆喝出来。
      什么遮遮掩掩,那不是袍哥的性子。
      新城心中一震,想到的却是贾平安。
      小贾年轻,皇帝身体不好,这般下去,小贾多半会是两朝老臣……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贾平安微微颔首。
      一片寂静。
      瘦脸男子回身,那些文人个个目瞪口呆。
      一个人一生中遇到名篇的几率大概就和买彩票差不多,譬如说武侯祠建了多年,可至今为止还没有出现如贾平安吟诵的这等名篇。
      十余文人觉得自己中彩票了。
      竟然当面见证了一首名诗的诞生。
      但他们却是作为反角出现的。
      “好诗!”
      一个游人喊道:“硬是要得!”
      “我虽说不懂诗赋,却听的感慨不已,不禁想到了武侯的一辈子。”
      “这人是谁?竟然能作出名篇……”
      “莫非是名士?”
      “弄不好就是士族的子弟。”
      “士族子弟从不和百姓混在一起,你想屁吃!”
      “那他是谁?”
      游人涌了过来,贾平安赶紧牵着新城进去。
      新城在他的侧后方,看着他的脊背,眼中全是迷醉之色。
      等他们走了一会儿后,一个文人身体一震,骂道:“这是赵国公在长安做的诗,这人竟然糊弄我等。”
      蜀地偏僻,消息不便,但这个文人却记得这首诗。
      一群文人破口大骂,起的想吐血。
      ……
      本地名士邱辛冷着脸,和几个同伴说话。
      “新学学堂那边放话了,说是明年招生会更多一些,本地许多人都动了心,据闻连官宦人家都想把孩子送去……这是在刨我等的根。”
      笑眯眯的石询说道:“此事老夫也知晓,据闻这是长安来的指令,他们这是觉着在益州站稳了脚跟,要准备扩张了。”
      “一群贱狗奴,据闻在长安风生水起,可这里是益州!”窦贺不屑的撇撇嘴。
      “此事老夫看应当要施压。”
      石询笑的很和气,“从官面上去施压!”
      邱辛不满的道:“你觉着都督府敢去触贾平安的霉头?”
      窦贺嗤笑一声,“益州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君子,我等联手起来,谁敢送了自己的子弟去新学学堂,随后孤立他便是了。”
      “这是绝户计!釜底抽薪。”
      “不行?”
      “行!”
      “先得杀鸡儆猴,不杀猴儆鸡!”
      ……
      贾顺是益州都督府的法曹参军,但实际上各州都有自己的一套人马,他这个法曹参军地位不彰。
      但好歹也是都督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贾顺很满足于现状。
      唯一担心的就是儿子贾云的前途。
      “你原先在州学里读书,科举无望,为父时常想着你将来能如何?做个小吏也行,可做了小吏你得在底层一步步的煎熬攀爬,为父平日里苛责你,可却不想让你去吃这等苦头……”
      贾云没想到往日严厉的父亲今日竟然说出了这番慈父的话,他失态的道:“阿耶,你可是喝多了?”
      啪!
      后脑勺挨了一巴掌后,贾云反而踏实了,咧嘴一笑,“阿耶,那我要不去做生意?”
      “做个屁!”
      贾顺板着脸,“做了生意子孙丢脸,为父如今想到了个好主意。新学的学堂最近正在接受报名,不过要弄什么入学考试。你有底子,自然能进去。”
      “新学?”
      贾云少年心性,不禁欢喜的道:“他们说新学有趣。”
      “是让你去学本事,不是什么有趣!”
      贾顺又拍了他一巴掌,“去换衣裳,回头为父带你去报名。对了,别换新衣裳……那新学为父听闻不以贫富看人,你若是穿了新衣裳,弄不好他们就会以为来了个纨绔子弟……速去!”
      父子二人晚些出发,径直去了学堂。
      学堂就建在城中,颇为宽阔,不过屋宇却简陋。
      “阿耶,这课堂还比不过县学的。”
      贾云有些失望,担心这是个破落户。
      “你懂什么?长安有人来了益州,说新学的学堂不以华贵为要,要的是坚实耐用。还说什么……华而不实的东西只会迷了师生的眼。”
      对于这个观点贾顺颇为赞同,“你想想,整日身处华贵之所,你是看课本还是看华贵?孩子心志不坚,自然会被华贵吸引了心神,随即互相攀比……这还能学得好?”
      贾云却不服,“阿耶,我们在县学时课堂是原先一个富人家的庭院,颇为华贵,可也没有谁分心。”
      他觉得父亲老了,越发的唠叨守旧。
      进了学堂,有先生正在登记。
      “名字。”
      “贾云。”
      “……”
      个人信息登记完毕,先生说道:“五日后来考试,你既然在州学学了许久,过关自然不在话下。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学堂里没有什么官宦子弟和百姓子弟之分,每日早上操练,不过关的会被处罚。其二,学里每日管一顿中饭,若是娇生惯养觉着吃不惯也行,饿着……”
      出去的时候贾云问道:“阿耶,怎地觉着和军队一般。”
      贾顺却喜上眉梢,“就要如此才好。这等严厉才能教出人才,才能教出性情坚毅的孩子,好!好!好!”
      从大人的角度去看,这般严厉的规矩自然会心疼孩子,但一想到由此带来的好处,什么心疼都被压了下去。
      贾云去寻了往日同窗吹嘘。
      “我要去新学学堂读书了。”
      众人羡慕不已。
      “家里不许我去。”
      “新学学堂若是学得好,回头出来不缺招募的地方。”
      贾云得意洋洋的回到家中。
      贾顺的值房来了两个客人。
      “你的儿子大好前程。”
      “是啊!”
      贾顺觉得这是对自己的褒奖。
      “要站稳,别站错了地方。”
      来人微笑道:“你是儒学出身,贾云也是儒学出身……记得自己的出身。”
      另一个男子不耐烦的道:“站错了地方,忘却了自己的出身,回头就该去体验一番当年的苦日子。”
      二人随即起身告辞。
      这还是何意?
      贾顺起身,“敢问二位……”
      一个男子没回头的说道:“邱公可听闻过?”
      邱辛?
      这位益州名士可不简单,邱氏是益州豪族,说是益州门阀也行,对益州的影响力巨大。
      “还有诸位贤达。”
      还不止邱氏?
      贾顺下意识的想顺从了,可一想到儿子因此会丢掉人生最好的一条路,他堆笑道:“老夫也只是为了孩子,并非喜欢新学……”
      “你好生想清楚。”
      二人走了。
      贾顺心中毛焦火辣的,回到家却没说。
      第五日,贾云准备停当,贾顺犹豫了一下。
      “走。”
      自己被打压和儿子丢掉前程这两个选项,贾顺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阿耶,今日我定然过关。”
      贾云信心满满。
      “好。”
      贾顺出了学堂,见到外面有不少家长在等候,还有几个男子在看着众人,竟然在记录……
      瞬间贾顺就觉得心凉了半截。
      新学学堂来到益州的时日不算长,刚开始进入就读的不过是些普通人家的子弟,其他人在冷眼旁观……
      可随后学生和家长的反馈出来了,竟然是意外的好。
      新学能让孩子学到真本事。
      而且孩子的出路也有了……一出来州县会招募,这是州县官员放的话,就等着第一批新学学生出来。
      都督府没表态……益州安稳,但安稳带来的是守旧。这里的反新学力量格外的强大,都督府若是站出来表态支持,回头那些豪族使绊子算谁的?
      第二年报名的人中就出现了官吏子弟。
      此事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今年是第三年。
      贾平安带着新城来了。
      “看看,这便是益州新学的学堂,很大,每年招收许多学生。再等五年,那些学生陆续出师,他们将会成为官吏,成为商人,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十年后,当我们再来益州时,你将会看到的是朝气蓬勃。”
      这一路每到一处贾平安就会去看看当地的新学学堂,对于新学的扩张势头很是满意。
      “还是那笔钱起了作用吧?”
      新城想到的是算学拍卖发明得到的那数千万钱。
      “那些钱今年发了不少下来,各地都要新建学堂,还有补贴中饭……新城你没见到过那等贫困人家,吃都吃不饱,有的全家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
      “那么穷?”新城瞪大了秀眸,不敢置信。
      “对,还有比这个更穷的。”
      贾平安对于这等事堪称是见多识广,所以并不惊讶,只是有一种迫切想改变这一切的焦虑。
      新城半晌才说道:“如此……我往日花销却大了……回去我便捐些钱粮……”
      徐小鱼忍不住说道:“郎君每年都会捐出大笔钱粮给养济院。”
      “怎地外面没人说?”新城诧异。
      王老二说道:“郎君令悄然去,不可声张,平日里也不说。”
      新城真的被震动到了。
      “我出身贫困之家,知晓这些穷困所带来的煎熬……那些贫困人家的孩子做梦都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可出路何在?如今这个大唐能给他们一条出路的唯有读书。可读书花费不小,而且苦读多年不一定能过了科举……白白花费了时光和钱财……”
      贾平安想到了许多事儿。
      “所以你才力主让新学减免贫困子弟的学费?”
      新城的眼中多了钦佩之色,“还有一顿丰盛的中饭,这样孩子就算是回家吃的差,身子也能挺得住,还能长得壮实……”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世界,而长安只是一隅。
      “学了儒学能得什么?权贵之家,殷实之家就算是无法过了科举,也能有别的出路。可平民子弟呢?过不了科举,儒学是能让他们挣钱还是能让他们出人头地?都不能。”
      “要实用之学!”
      这是贾平安推动新学的最大动力,“那些士族豪族凭什么高高在上?不就是因为他们能读书,百姓却不能吗?不读书就是睁眼瞎,就是傻子,聪明人看着傻子,看着睁眼瞎,自然优越感十足。”
      “可新学一旦推动平民子弟读书,所谓的优越感荡然无存,百姓会蔑视他们……他们还剩下什么?权势和钱粮。”
      新城说道:“可他们的权势和钱粮会随着新学的推广而渐渐被剥夺……”
      “最后形成制衡。”
      “他们垄断了教育权,这就是他们能数百年不衰的缘故。”
      垄断永远都是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也是社会公平最大的敌人。
      而新学的出现就有力打击了这个垄断,曾经高高在上的嘴脸变了,变的焦虑不安,怒不可遏。
      “贾顺的儿子进去了。”
      “可劝阻了?”
      “好言相劝了。”
      “寻他的错处,弄他下去。”
      贾顺第二日去了值房,照常理事。
      “贾参军!”
      外面有人进来。
      “长史令你去。”
      见到长史时,贾顺还想着是不是有什么好事。
      “去岁你偏袒人犯,如今有人来告……”
      贾顺浑身冰凉。
      “这……长史,当时这个证据并未寻到……”
      他觉得自己是冤枉的。
      “先回家去吧,回头此事老夫会行文长安……”
      然后就是免职滚蛋。
      贾顺浑浑噩噩的回到了值房。
      值房里竟然有人在等候,就是那日来阻拦的两个男子之一。
      男子沉声道:“许多事走错一步,一生都错了,而且还会遗祸子孙。”
      贾顺站在都督府大门外泪流满面,突然回身喊道:“老夫冤枉,这是他们报复老夫送了儿子进学堂,这些卑鄙小人……”
      贾顺滚蛋了。
      “贾顺把儿子送进了新学的学堂,这是和益州百姓作对。”
      杀气腾腾的宣言传遍了城内,接着往外扩散。
      正准备换个地方继续旅游的贾平安也得了消息。
      “那些人杀气腾腾的说这是杀猴儆鸡,许多人不敢送孩子去学堂,更有过关的孩子家人反悔,说再不去学堂了。”
      徐小鱼打探到了许多消息,但都没地头蛇孙谦详细。
      “那贾顺乃是司法参军,按理得意,可此事背后的那群人更得意,为首的叫做邱辛,邱氏在益州可是数百年的名门,加上那些人,连都督府都得为之侧目……”
      牛逼!
      这就是地头蛇,而作为过河的新学学堂自然不敌。
      “贾顺那事就是栽赃,那案子他判的再没错了,可邱辛等人……不,他们都不屑于出手,而是令人弄了栽赃的证据,随即把案子给翻了过来,这就是贾顺枉法的来由……”
      娘的!
      “地方豪族果然目无法纪。”
      地方豪族……后世叫做土皇帝,谁都不敢惹。
      孙谦叹道:“不只是这个,有人放话了,说贾顺可能收了钱……受贿还枉法,这是要重责加流放……贾顺这只猴好可怜,这便破家了。”
      “姓贾啊!”
      贾平安笑了笑,“兴许都督府会觉得内疚,把此事纠正过来。”
      孙谦瞪大了眼睛,“可不敢这般想嘞!都督府也得忌惮这些地方豪族,惹了他们,都督府以后不得安宁……就算是想做什么事,没他们的支持怎么能行?政令出了都督府怕是都不管用了!”
      这就是地方豪族!
      地方治理从许久之前都是官府加地方豪族的模式……当然,后来叫做什么士绅。所谓的豪族,实则成了无冕之王。
      贾平安微笑道:“益州是个好地方,乌烟瘴气的……不好!”
      孙谦嘟囔着,出去后寻了徐小鱼。
      “让郎君莫要多管闲事,否则我怕你们出不了益州。”
      这是个很严肃的告诫。
      徐小鱼笑嘻嘻的道:“回头我给郎君说。”
      可随即徐小鱼和王老二就出动了。
      两日后,他们二人回来了。
      “重伤五人,拷打十余人……”
      口供很整齐,只是看了一眼,贾平安说道:“地方豪强果然就是地方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