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大唐扫把星

  • 阅读设置
    第1124章 三月三
      十几岁的少年说自己成熟了,几十岁的老汉说自己成熟了……
      但你要问他们什么是成熟的标志,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点。
      “结婚生子你才会成熟。”
      这是贾平安给王勃的建议。
      “责任和耐心,这两样非得要成亲生子后你才会真正的拥有。”
      结婚后,两口子从热恋状态转换为共同生活状态,渐渐的从甜蜜变成了鸡飞狗跳,你得学会兼容,学会妥协和忍耐。
      等孩子出生后,你整个人都会变。半夜孩子嚎哭你得爬起来照拂,老婆不下奶你得去想办法,老婆发脾气你得安慰,孩子病了你得随时抱着去医院,焦急的等待着……
      几年下来,你整个人都变了。
      王勃若有所思。
      “不成亲多好!”
      ……
      三月三,上巳节,也有人称之为女儿节。
      草长莺飞的季节,男男女女在城中,或是出了长安城游玩。
      从周朝开始,三月三还有一个意义,那就是情人节。
      那时候没有婚介所,要想寻到自己喜欢的爱人,你就得趁着这个机会出来寻摸。
      “阿耶,我要出去。”
      大清早兜兜就换了新衣裳,带着人来寻贾平安。
      “去哪?”
      贾平安今日会很忙,所以没时间关注闺女。
      “我约了二娘子,要去城外。”
      “城外?”
      贾平安皱眉。
      “是呀!今日好些人会去城外,我和二娘子去看热闹。”
      兜兜还没到情窦初开的年龄,一脸兴奋的模样,而不是期待。
      “不许乱跑,听从云章的安排。”
      “知道了。”
      闺女跑了。
      贾昱也来了。
      “阿耶,今日我和同窗要出去玩耍。”
      “去哪里?”
      贾平安渐渐火气上升。
      贾昱觉得不妙,“去曲江池。”
      “去吧。”
      贾昱松了一口气,一溜烟跑了。
      到了曲江池外,几个同窗已经到了。
      “贾昱,这边。”
      商亭招手。
      几个同窗都穿了最得意的衣裳,商亭竟然还傅粉了。
      “别傅粉。”
      贾昱觉得有必要给他们说说傅粉的坏处,“傅粉只会刺激肌肤,再说了,男儿要白嫩作甚?男儿要的是学识和文武双全。”
      “你这就不懂了吧?”商亭得意的道:“女人就喜欢白嫩的男子。”
      傅粉历史悠久,目的也就是把人的脸刷一层白色的掩饰物。
      贾昱摇头,不再劝说。
      老爹说了,你干啥都行,晒成黑炭都行,就是别傅粉,不然回头打断腿。
      今日曲江池人多的吓人,堪称是摩肩接踵。
      “商亭,别乱跑。”
      贾昱喊着。
      前方有个小娘子,十岁左右的模样,正在惶然喊道:“阿姐!阿姐!”
      商亭喊道:“小娘子,这边,别乱跑。”
      这等时候跑散了有危险。
      小娘子看了他一眼,却喊道:“你别过来。”
      我是个好人啊!商亭一脸懵逼。
      “小娘子。”
      贾昱过去,“你阿姐在哪?”
      小娘子靠近了贾昱,泫然欲泣,“阿姐方才还在和人说话,一转眼就不见了。”
      娘的!
      这是遇到了俊男就把妹妹抛弃了?
      贾昱觉得不至于,“你阿姐叫什么?”
      小娘子说道:“王小娥。”
      “喊!”
      几个少年齐齐高喊,“王小娥!”
      “王小娥!”
      很快,一个少女就惶急的挤了过来,见到小娘子后就呵斥,“你怎地就走丢了?”
      “阿姐!”
      小女孩嚎哭。
      少女一边给她擦眼泪,一边凶巴巴的道:“叫你跟着我,牵着我的衣袖你不听,这下好了吧?”
      小女孩指着贾昱,“阿姐,多亏了这个小郎君。”
      少女福身,“多谢小郎君。”
      “应当的。”
      贾昱拱手。
      商亭郁闷,“为何都信你,却不信我呢?”
      他忍不住问了小女孩,“小娘子,为何不信我?”
      小女孩看了他一眼,退后一步,站在阿姐的侧后方,牵着她的衣袖说道:“你油头粉面的,不是好人。”
      ……
      三月三,朝中许多官员都去了曲江池。
      “饮酒!”
      酒杯缓缓顺着水流停在了上官仪的身侧,他拿起酒杯饮了。
      随即就是作诗。
      多年前的兰亭中,书圣等人玩的也是这个,最后留下了书法史上的传奇之作,兰亭集序。
      ……
      贾家自然也要参加这样的活动。
      贾平安本想让两个婆娘自己去,可最终却拗不过,只能带着她们去了曲江池。
      一家子寻了块地方坐下,把携带来的酒菜摆好,看着人头攒动,缓缓说话。
      有人说道:“户部张贴告示了。”
      “什么告示?”
      “今日东西市弄了什么三月三的大减价。”
      “大减价?”
      “去看看。”
      今日长安城几乎是倾巢出动,在各处游玩,此刻有人在各处宣传一件事儿。
      “户部主持,东西市最出色的数百商家参与,保证大降价……”
      ……
      半个时辰后,东西市涌来了大量的客人。
      “看好了,但凡挂着三月三牌子的便是大降价的商户。”
      “但凡发现有人假降价,只管向市场官吏举报,重罚!”
      百姓们涌进了商铺里,顿时就炸了。
      “竟然这般便宜?”
      一件件货物摆放着,边上的木牌子上写着价钱。
      关键是许多货物都有了标识,谁家的,地址在哪。
      “只管买,有问题就照着这个地址来寻老夫!”
      商人得意的道:“若是不好,老夫全赔!”
      疯了。
      没多久东西市就成了人海,市令担心出事儿,可金吾卫的来了。
      “赵国公说今日怕是会出事,我等早有准备。”
      后世的大减价太多了,譬如说商场开门后,最前面的百名顾客将得到最大的优惠,或是前一千名,由此引发半夜排队,开门钻卷帘门……
      由此引发了许多事儿,贾平安门清。
      一个个百姓背着大包小包,喜笑颜开的出来了。
      官吏们在喊,“陛下知晓百姓艰难,就令户部弄了此次大减价。”
      “陛下万岁!”
      得了便宜的百姓高呼着。
      “还有,这等大减价……每年都有。”
      “每年都有?”
      “对,每年都有!”
      ……
      “陛下,户部弄了个三月三的大减价,东西市如今人头攒动,金吾卫去维持秩序,伤百余人……”
      靠坐着的李治不敢相信的抬头,哪怕看不清王忠良,他依旧呵斥道:“胡说!”
      王忠良说道:“奴婢不敢。”
      沈丘来了。
      “陛下,东西市方才涌入许多人,金吾卫将士们进去维持秩序,伤了不少人。”
      李治愕然,“朕的无敌虎贲竟然在长安城中打了败仗?”
      “陛下。”
      皇后来了。
      “这是为何?”
      李治皱眉问道。
      武媚笑道:“平安和户部联手,在东西市弄了个三月三的大减价,说是什么购物节?引发了百姓抢购。”
      李治冷着脸,“这是想弥补百姓吧。可逼迫商人了?”
      虽说大唐商人地位低,可也不能无故盘剥他们。
      沈丘犹豫了一下,“陛下,就在先前,一群商人闹事。”
      果然!
      李治火气起来了。
      “为何?”武媚问道。
      这事儿是贾平安一手策划的,说是万无一失,可现在看来还是有些问题。
      沈丘说道:“那些商人想加入这个所谓的购物节,可户部说了,明年再来,那些商人眼红别人的生意,就聚集闹事。”
      李治:“……”
      武媚心中欢喜,“此事是平安一手谋划,说是能让长安人每年都倍感期待。”
      ……
      卢顺珪今日也来到了曲江池,和卢顺载等人饮宴。
      宴席就在水边,有人在上游处放酒杯,酒杯一路飘荡过来,停在谁的身侧就是谁喝。
      “二兄,该你作诗了。”
      这一杯酒却停在了卢顺珪的身边,他笑着饮了,随后抚须,缓缓吟诵了一首诗。
      众人轰然叫好。
      斜对面有人喊道,“谁在作诗?”
      这边回复,“范阳卢氏。”
      这是名号!
      那边有人起身拱手,却是上官仪。
      “此人诗才了得。”卢顺载低声道。
      卢顺珪微笑道:“诗赋乃是小道,玩耍罢了。”
      王晟说道:“我等士族子弟从小就学做诗赋,及长科举,自然能远超同侪。”
      以往各地的州学县学里的先生水平差,而士族子弟从小就有名师教导,更有远超外界的各种资源辅导,于是到了科举时,士族子弟就是碾压般的优势。
      所以有人说科举反而给了士族机会。
      “上官仪此人油滑,看似皇帝的忠犬,可却不得罪人。”
      崔晨不屑的道:“此人难成大器。”
      “他已是宰相了,还要如何大器?”
      卢顺载看了二兄一眼,“二兄这等大才却只能在……”
      “住口!”
      卢顺珪喝住了他,然后举杯:“诸位,今日出游,只说闲事。”
      众人举杯,把这个话题岔开。
      “阿郎。”
      王晟的随从来了,“外面有人说户部弄了什么三月三的大减价。”
      王晟笑道:“这是想弥补百姓没能采买咱们货物的损失?”
      崔晨也笑了,“可如何大减价?难道逼迫商人?哈哈哈哈!”
      “那就有热闹看了。”卢顺载说道:“商人定然不愿如此,户部能如何?补贴?朝中补贴钱财让商人大减价,这可是闻所未闻的事,诸位,当以诗赋记之。”
      众人轰然大笑。
      随即就是饮酒作诗。
      卢顺载看到对面的上官仪那边女人不少,就说道:“上官仪倒也会享乐。”
      卢顺珪淡淡的道:“世间事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东西市大减价了。”
      外面有人喊了一嗓子。
      “是真的。”
      “户部弄的,价钱好便宜!”
      曲江池躁动了,那些百姓纷纷往外走。
      “去看看。”
      卢顺珪点头,有随从急匆匆的跟着人流去了。
      “难道窦德玄真敢补贴?不对,若是户部要出钱补贴,必然要经过宰相们同意,你们看,上官仪看似茫然,可见并不知情。”
      “那就是逼迫!”崔晨冷笑,“窦德玄好大的胆子,咱们的人盯着,随机弹劾。”
      卢顺珪颔首,认可了这个作法。
      曲江池的人越来越少了。
      贾平安一家子也乐得如此。
      “无双,饮酒。”
      苏荷举杯。
      卫无双说道:“少喝些,免得醉了。”
      先前有个贵妇喝多了,吐了一地,最后还倒在自己的呕吐物上。
      苏荷得意的道:“这是果酒,喝不醉。”
      贾平安也在喝果酒,两个小儿子在边上玩耍。
      这便是踏春。
      包东来了。
      “国公,东西市那边人头攒动。”
      “我知道了。”
      ……
      “阿郎!”
      卢顺珪的随从来了。
      “如何?”
      卢顺珪问道。
      随从说道:“东西市数百大商户门前拥挤,以至于金吾卫在维持秩序。”
      “可是强迫?”卢顺珪问道。
      “不知。”随从说道:“每个商户的门外都挂着木牌子,上面写着三月三,说是户部给的,有这个牌子的商户便是大降价的商户。”
      “商人们可是怨声载道?”
      随从摇头,“都很是欢喜。”
      “不对啊!”
      众人不解。
      “看,我买了这个。”
      一个少年拎着一坛子酒水来了,欢喜的道:“便宜了三成呢!”
      卢顺珪笑着道:“少年郎可能过来?”
      少年和同伴正在显摆,闻声看去,见这边都是气度俨然的老人,就过来行礼。
      “知礼的少年。”
      卢顺珪先赞了一句,随后问道:“少年郎可知为何降价?”
      少年说道:“说是陛下仁慈,专门弄了这个什么购物节,让百姓占便宜。”
      皇帝的名声挽回来了。
      卢顺珪笑道:“商人逐利,那商家愿意亏钱?”
      少年摇头,“这个不知。”
      卢顺珪颔首,“那你可觉着有何不同?”
      他觉得这事儿里面有些蹊跷。
      少年说道:“老丈请看。”
      他把酒坛子贴着纸的一面转过来。
      “以往上面只有酒水的名字,可如今却还有商铺的名字,和商铺的地址。”
      这是何意?
      卢顺珪等人毕竟不是商人,真的懵了。
      “多谢了。”
      “客气。”
      少年转身,和同伴们在下游处喝酒。
      少年人热闹,欢笑声不绝于耳。
      “真是羡慕啊!”
      卢顺载叹道:“让老夫想起了少年时,那时二兄还时常带着我出去寻友人……”
      卢顺珪说道:“都过去了。”
      “好酒!”
      少年那边有人说道:“这酒水不错,回头我去买一坛子回家,对了,这商铺在何处?”
      “这里有地址和店铺名字,你只管去寻。”
      “王氏美酒,好,回头我就去寻。”
      东西市很大,曲巷无数,除非是经常去逛的人,否则许多人都会忘记上次自己买东西的地方。
      卢顺珪若有所思。
      “让咱们的商人来一个。”
      有人去召唤,午时之前来了个商人。
      “这是广而告之!”
      商人眼中有敬畏之色,“户部的牌子让客人放心,以为这家商户有户部背书。”
      崔晨问道:“可商人为何愿意亏钱?”
      商人苦笑,“这便是户部手段的高明之处。大减价看似亏了些,可客人多啊!”
      崔晨不解,“客人多就亏得多,为何还心甘情愿?”
      是啊!
      客人来的越多,商户不就是亏的越多吗?
      商人说道:“崔公不知,这看似亏损了,可客人买了便宜的货物去,下次他还想再买去何处?自然会去这家商户。更要紧的是,他们的货物都写着商铺地址和名号,一传十,十传百,物美价廉的好名声就传了出去,引来更多的客人,这生意自然会越来越好,这阵子的亏损,换来以后挣大钱的机会,谁不干?”
      崔晨愕然:“……”
      “亏损换来了名声?”王晟茫然。
      商人说道:“对,亏损换来好名声,好名声换来更多的客人,这便是广而告之的花费,值当!”
      “广而告之的花费?”
      卢顺珪恍然大悟,“如此商户自然踊跃参与。”
      卢顺载苦笑,“二兄,此事一成,商家都夸户部好……”
      商人说道:“那些商人和百姓都在夸陛下好呢!”
      尼玛!
      王晟忍不住想骂人。
      “咱们宁可亏更多的钱也要把货物拉出长安,百姓埋怨皇帝,也埋怨咱们,可好歹是两败俱伤。如今这什么三月三一出,皇帝的名声瞬间好了,商人也得了好处,百姓更是得了最大的好处……都得了好处,咱们呢?”
      前阵子的壮士断腕白瞎了。
      卢顺珪平静的道:“这手段堪称是高明。那日货物出了长安城,老夫想了许久,觉着贾平安再无手段来扳回局面,没想到他却另辟蹊径,好一个三月三,好一个贾平安!”
      “是他做的!”
      崔晨深吸一口气,“贾平安做生意的手段了得,当初把华州竹器卖的风生水起,自家做生意更是日进斗金。”
      王诜苦笑,“窦德玄没有这等手段,唯有贾平安。”
      卢顺珪问道:“贾平安可在东西市?”
      商人摇头,“并未看到他。”
      “他在前面。”
      一个随从说道:“阿郎,贾平安一家子就在前面。”
      卢顺珪起身,“老夫去见见此人。”
      卢顺载说道:“二兄何必如此……”
      卢顺珪说道:“胜败乃常事,老夫却对贾平安此人颇感兴趣。”
      众人起身,跟着卢顺珪去了前方。
      “卢公他们来了。”
      上官仪起身相迎。
      一番寒暄后,卢顺珪说道:“老夫告辞。”
      不是来寻老夫喝酒的?
      上官仪的热情用错了地方。
      卢顺珪等人到了贾家那边。
      “很年轻!”
      卢顺珪颔首,“老夫卢顺珪!”
      ……
      有月票的书友,最后几个小时了,恳请投给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