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大唐扫把星

  • 阅读设置
    第907章 大获全胜
      贾平安从容走了。
      殿内却吵作一团。
      “胡言乱语,危言耸听,哗众取宠!”
      一个老臣在咆哮,唾沫星子喷的到处都是。
      李治看了他一眼,记得百骑给过消息,这位老臣家中颇多田地,而耕种田地的自然不是什么佃农,而是奴隶。
      佃农和主人家是雇佣关系,你不能随意凌辱打骂,更不能克扣钱粮。
      而奴隶就不同了,奴隶就好比主人家的老黄牛,让你干啥就干啥,一言不合就宰杀了吃肉。
      所以贾平安的话算是戳到了他的肺管子。
      一个李氏的官员也在咆哮,可他却发现同族的两个官员竟然面色铁青,一言不发。
      啥意思?
      李义府在撺掇……
      “贾平安这是想挖根呐!”
      是啊!
      世家门阀和权贵的立足点在于何处?
      ……
      “有人说世家门阀的立足点是学问,这是给他们的脸上抹金粉,他们的立足点不是什么学问,而是……人!”
      太子得知此事后急匆匆的赶来,路上却遇到了贾平安。
      “他们的祖先都是官宦,托了所谓九品中正制的福,一人为官,世代为官,渐渐的就积累起了偌大的家业和钱财。有了钱财和无尽的田地人口,他们说话的分量就不同了……”
      “随后他们联手,号称什么世家门阀,十几家,数十家大家族联起手来,帝王都要为之低头。”
      李弘有些疑惑,“舅舅,他们为何能这般强横?”
      “因为他们有人。”
      贾平安笑道:“世代为官后,他们在官场上的关系盘根错节。联手之后,他们能影响朝堂,他们的子弟出仕轻而易举,有了关系网在,他们的子弟升官就和喝水般的轻松……
      这一年年的下来,他们的势力就像是蜘蛛网,笼罩了整个国家,这便是帝王忌惮他们的缘故……”
      “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来自于他们手中握着的人口。有了奴隶就有了耕种,有了耕种就有了钱粮,有了钱粮就有了去扩展自己的资本……太子要记住了,人,才是根本。”
      到了后世,号称忍辱负重,清廉如水的孤胆英雄徐阶徐阁老也在老家广置田地,最后身败名裂。什么清廉如水,老成谋国;什么子孙有学问,有良好的家教,家族就会持续兴盛,这话只会引来嘲笑……所有人都知晓,田地人口才是家族兴盛的根本。
      “没有钱粮资本为支撑,那些所谓的诗书传家的家族延续不了几代人就会轰然垮塌。太子你要记住了,流水不腐。”
      贾平安放低了声音,“他们的倚仗不是别的,就是人口钱粮。”
      老子先给你们下个烂药,等以后……
      新学会不断扩张,从科举的角度给你们痛击。
      随后朝堂上不再是以家族为重的价值观占据上风。
      帝王看向世家门阀的目光中带着戒备,会不动声色的把他们的根基削弱……譬如说遏制土地兼并,清查非法兼并的土地和奴隶,所有田地人口都得缴纳赋税……
      失去了这个底气,世家门阀靠着学问再无这等纵横捭阖的底气……那时候新学崛起,世家门阀被削弱。
      朝堂上就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平衡。
      这就是大势!
      贾平安想了许久的大势。
      李弘点头,“舅舅回去吧。”
      贾平安点头,走了一段路回头看,李弘竟然原地发呆。
      这娃在沉思他刚才的这番话。
      而在殿内,李治颇为恼火贾平安突然放炮的行径,武媚也是如此。
      “他太过冲动了些。”李治低声对身边的武媚说道。
      “是。”武媚皱眉道:“他这是为了李敬业出头……义气啊!可这是朝堂,不是讲义气的地方。不过好歹有义气不是坏事,那等无情无义的也不能大用不是……”
      朕和你说那小子搅乱了朝堂,该罚。可你却和朕说什么这是讲义气的表现,讲义气的臣子才忠心。
      这是哪跟哪?
      李治气结。
      武媚也颇为恼火,想到了此事会引发权贵阶层的反弹,她就恨不能把阿弟给吊起来。
      这次不风干,直接用皮鞭抽打!
      吊打!
      对!
      就这样!
      武媚发誓这次一定不能轻易被他蒙混过关……看来不下狠手是不行了。
      李治见她咬牙发狠,欣慰的道:“该关切的时候关切,该下狠心时就不能手软。”
      武媚郑重点头。
      这次定然不会手软。
      “陛下。”
      李勣起身,“臣附议贾郡公所言。”
      程知节起身,“陛下,贾郡公建言中俱是对奴隶的怜悯之情,他这是要求善待奴隶,让我等手中有奴隶的人家莫要心狠手辣……”
      他看着那些文官,“大唐的官员都以道德君子自诩,为何面对这等要求不是赞同,而是疯狂咒骂?臣觉着这不对吧?”
      梁建方起身道:“道德君子不该是怜悯世人吗?”
      “小贾没说废除奴隶,为何反对?”
      许敬宗起身了,李治眼皮子狂跳,武媚也有些心悸。
      这个心腹什么都好,就是一张嘴管不住……
      许敬宗开口了,“你要说奴隶是牛马,可家中的牛马谁会去无故责打?朝中还有律令,但凡宰杀耕牛就是有罪,耕牛尚且如此,为何人却不及一头牛?”
      “小贾说人就喜欢凌虐同类,以此来寻求优越感。老夫以往不信,今日一看……果然如此。”他深吸一口气,“所谓的道德君子不过是无脸无皮的禽兽,老夫与你等为伍……深以为耻!”
      一群人涨红着脸,就像是被许敬宗把没穿亵裤的外裤给扒拉了下来,露出了丑陋无比的屁股,愤怒就像是火焰,最后化为口水狂喷而去。
      “贱狗奴!”
      “奸臣许,你这个佞臣!”
      一阵狂骂啊!
      风雨飘摇中的许敬宗毫不畏惧,一一批驳。
      武媚淡淡的道:“陛下,他们不是不赞同,他们把奴隶当做是自己的私产,不容外人置喙。”
      李治点头,“朕知晓。”
      我的私产我想怎么处置是我的事儿,连皇帝都不能置喙。
      这个才是世家门阀的风格。
      所以贾平安把道理说的无懈可击,依旧无法让他们动容就是这个缘故。
      一阵狂撕啊!
      李治摇头,觉得这是无用功。
      许敬宗口角都生出了白沫,气喘吁吁的兀自还能战斗。
      崔建突然走了出来。
      是小崔啊!
      那老夫暂且歇息一会儿,回个血。
      许敬宗暂退。
      崔建就是既得利益者,众人见他要发言,都很是期待。
      “陛下,贾郡公之言臣……附议!”
      卧槽!
      世家内部生乱子了?
      李义府懵逼。
      他知晓崔建和贾平安交好,可在这等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崔建何德何能敢为贾平安站台?
      另一个官员站出来,“陛下,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李治愣住了。
      群臣都愣住了。
      因为站出来的全是世家门阀的官员。
      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意气风发的中年……都是一个态度。
      “贾郡公所言甚是,臣附议。”
      这……不对啊!
      你们不对劲!
      李义府发现这些官员要么神色木然,要么一脸悻悻然……
      这是何意?
      帝王作为最大的奴隶主实际上不喜欢下面的人蓄奴,因为每一个人口都是一个纳税点,更是一个潜在的兵员。
      但既得利益者群体太强大了,他也只能忍着。
      现在他们竟然主动低头……
      那还等什么?
      “如此,可为永例!”
      皇帝一锤定音,随即许敬宗亲自出手来拟定敕令……
      今日群臣云集,这份敕令若是过了,谁敢反对?
      李治很欢乐,晚些群臣散去,他发现皇后有些不对劲。
      “此事……不对。”
      武媚狐疑的道:“那些人为何赞同?”
      “从他们赞同开始,朕一直觉着心中有件事,却想不起来。”
      李治皱眉。
      武媚突然双手握拳。
      “陛下,那把火!”
      李治恍然大悟。
      “是了,那把火差点烧死了一群世家门阀的主心骨,据闻出手相救的乃是一群奴隶,那些奴隶为此被主人一顿毒打……”
      黑化的帝后相对一视。
      “平安?”
      武媚摇头,“若是遇到这等机会,平安会更乐意于看到他们被烧死。”
      贾平安和世家门阀的恩怨可不少……
      “要想做重臣,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施政思路,这条思路要从一而终。贾平安的思路就是反对世家门阀,反对一切兼并之事……”
      李治颔首,“由此他和世家门阀成了死对头,不可调和的死对头。”
      ……
      出去的群臣中有人喊道:“老夫想起来了,那把火,那把火!”
      众人恍然大悟。
      李勣刚想到了此事。
      许敬宗凑过来,“小贾……”
      李勣摇头,“小贾巴不得一把火烧死那些人。”
      贾平安的政治理念中,世家门阀对国家的坏处比好处更多,所以能看到一群世家门阀的大佬被烧死,他只会欢呼雀跃。
      崔建在解释,“和改善奴隶境遇相比,他更乐意看到世家门阀被削弱。”
      一个老人叹道:“这便是运。咱们受了奴隶的恩,此刻就得回报,若是我等今日反对此事,回过头那贾平安定然会广为传播我等无情无义,忘恩负义……咱们什么都能承受,就是不能承受这等坏名声。”
      ……
      走到宫门那里的贾平安在哼歌。
      “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一把火……”
      武顺的马车竟然在宫门外等候。
      这女人……果真是牛皮糖啊!
      车夫回身说了些什么,车帘掀开,露出了武顺那张娇艳的脸。
      她讥诮的道:“我在宫门处都听闻了你今日大闹朝堂之事,引得群臣震怒,帝王恼火。如今朝会还未曾结束你就出来了,让我想想……”
      武顺捂额作思索状。
      可贾平安压根不搭理她,错身而过。
      武顺马上放开手,大声的嘲讽,“奴隶便是牲畜,你为奴隶说话,便是与天下人为敌,这是被陛下赶出来了吧?后续你且等着,还有你的好看。”
      车夫的脸颊微颤,眸色黯然。
      他也是奴隶,武氏的奴隶。
      这些话如同针刺,让他难受。
      可他只能低头,否则武顺就算是弄死他,最多报个病故了事。
      每年蓄奴的人家‘因病而去’的奴隶加起来不是个小数目,各地官吏们都睁只眼闭只眼,压根不管。
      贾平安没回头给了她一根中指。
      武顺不知这个动作的含义,但那股子轻蔑不屑之意却感受到了。
      “贱人!”
      武顺冷笑,因为周围的人都在笑。
      大伙儿都不知晓贾平安今日进去放炮,可武顺不同,她是皇帝的爱宠,刚才有出宫的宫人就悄然把此事告诉了她。
      “贾平安为奴隶说话了。”
      “这是螳臂当车。”
      “他还得罪了天下人。”
      所谓天下人,指的是那些官吏豪强,也就是中上阶层。天下人这个词里不包含平民百姓。也就是说,在上层人物的眼中,压根就没有百姓的存在。
      百姓只是被利用阶层。
      也就是工具人。
      而奴隶连工具人都谈不上,是工具牲口。
      李敬业先出手,失败。
      贾平安再出手大伙儿都能预料的到。
      但他依旧失败。
      “相公们出来了。”
      一大群臣子在出宫。
      武顺也只能避开……没办法,她的身份尴尬。
      她看到了两个熟悉的官员在说话。
      近前了。
      声音渐渐清晰。
      “……那贾郡公为奴隶说话……荒谬,什么打残打死奴隶杖一百,徒三年。凌辱女奴的杖一百,徒两年。奴隶有罪只能官府来定罪,不得私下定罪动手……并严令天下严厉执法……”
      “老夫以为此言可笑,可世家门阀的人却站出来支持……”
      “贾郡公好命,那场火让他们不得不站出来支持,否则就是狼心狗肺。世家门阀什么都能接受,就是不能接受坏名声。”
      “这一下多少人家要难受了,让他们把奴隶当做是人,那是万万不能的,哎!”
      武顺愣住了。
      “什么意思?”
      有宫人来接她,武顺下了马车跟着进去,等到了人少的地方就问道:“那贾平安的建言如此荒谬,竟然过了?”
      宫人一怔,眸中就多了些冷色,“是。”
      严格意义上来说她也是奴隶,但好在宫中被外臣盯得很死,所以帝王也不能随心所欲的打杀了宫人。
      可兔死狐悲……
      “那个疯子,运气竟然这般好……”
      武顺喋喋不休,“奴隶便是牲畜……”
      晚些到了地方,宫人要先进去禀告,武顺在外等候。
      宫人进去后禀告道:“陛下,韩国夫人求见……夫人看着很是郁郁寡欢。”
      这只是随口的汇报,很忠心耿耿。
      王忠良的眼皮子却跳了一下。
      皇后正在养胎,武顺郁郁寡欢……为何?
      李治的微笑僵硬了,淡淡的道:“告诉她朕很忙,今日就不见了。”
      宫人行礼告退。
      武顺正在外面期待着和皇帝的见面……如今皇帝越发的谨慎了,每月见面不过数次,而且也少有同时和她们母女共处的时候。
      她最近琢磨了些讨好男人的招数,就等着今日大展身手。
      宫人出来了,武顺微微昂首,迈步上了台阶。
      宫人居高临下的看着她,“陛下政事繁多,无暇见夫人,夫人请回吧。”
      ……
      李勣回到了值房,令人赶紧去把李敬业叫来。
      “阿翁!”
      李敬业来了,目光转动,盯住了马槊。
      李勣有些头痛……这根马槊被李敬业耍了不少回,再折腾迟早会被废掉。
      “刚才朝中议事,君臣已然同意善待奴隶。”
      李敬业愕然。
      李勣缓缓说道:“主人打残打死奴隶,杖一百,徒三年。凌辱女奴者,杖一百,徒两年。奴隶犯罪由官府定罪,主人不得擅自定了罪名……并且君臣赞同严厉执法,如今敕令就在审核中,不会再有阻拦。”
      “此事艰难……”李敬业呼吸急促,“阿翁,可是你……”
      他知晓此事的艰难,这个建议就是在和全天下的蓄奴者为敌,所以他只能一人前行。
      李勣微微一笑,“是小贾。”
      “兄长……”
      李敬业的眼中闪烁着泪花。
      ……
      贾平安回到了家中。
      “如何?”
      狄仁杰含笑问道。
      二人在前院,贾平安点头。
      可喜可贺!
      狄仁杰赞道:“此事艰难,不过平安你此举将会光耀后世……可庆贺一番。”
      “怀英莫要变成酒鬼。”
      贾平安无法理解这个时代的人动辄就要喝酒庆贺。
      贾家如今几十号人口,厨房每日准备的食物堪称是巨量。
      曹二精心弄了酒菜,送到了书房里。
      “此事一成,那些蓄奴者的头顶就悬着一柄横刀。”狄仁杰喝了一杯酒,惬意的道:“要紧的是开了个好头。平安你对此事的目的是什么?”
      “我的目标……”贾平安真心不喜欢大早上喝酒,勉强喝了一小口,就难受的不行,“我知晓许多人渣需要被严惩,恨不能让他们子子孙孙都为奴隶。可不能太长了,我的目标就是……为奴三代就可为平民。”
      一人为奴,子子孙孙都是奴隶,这个政策太残忍。
      “大唐籍的奴隶。”贾平安补充道。
      狄仁杰笑道:“此事难,堪称是难上加难。不过你身为所谓的既得利益者却愿意为了奴隶说话,那我又何惧之?干!”
      狄仁杰举杯,豪迈的道:“我便为你筹谋,若是身败名裂,我与你一起臭名昭著!”
      贾平安举杯。
      呯!
      轻微的声音中,喜气洋洋。
      “郎君,有客人求见。”
      贾平安起身出去。
      一个黑脸男子在等候,见到贾平安时,行礼惶然道:“那日我故意推翻碳炉……贾郡公你说过此事一旦成了就放过我……”
      贾平安厌恶的看着他,“和兄弟的女人偷情,你这等人无耻之尤,滚吧,从今日起,别再让我见到你。”
      男子走后,王老二过来。
      “郎君,这几日我等一直在盯着道德坊,并未发现可疑之人,陈冬也出去十余次,并无人盯着他。”
      贾平安点头,淡淡的道:“陈冬那日扮作是卖油郎,演技不错。”
      消息渐渐传了出去。
      到了下午,一个大汉悄然来了贾家。
      “见过贾郡公。”
      “你一家的奴籍晚些就会解除,另外,你那日带着人救火……很出色。”
      大汉跪下,泪流满面,“贾郡公为我等奴隶说话,此等大恩大德,贱奴……感恩不尽。”
      贾平安平静的道:“许多事看不惯,那就出手管一管。”
      大汉突然问道:“若是那日我等救火不力,那些贵人怕是难保一命。”
      贾平安看着他,“还有一队人正在边上等候,同样也是奴隶。”
      大汉悚然而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