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农家“乖”夫郎

  • 阅读设置
    第182章
      恰巧,魏良端着姜汤进来,笑着接过话头:“给阿钰一个惊喜,待他回来保准乐疯。”
      魏景行喝过姜汤重新躺回床上,屋内又恢复安静。
      可他,久久未能入睡。
      虽然生了变故,但好在他的期盼有一部分成真,就是原本的规划得稍作变动。
      承安二十一年,长柳村的新年与以往无甚差别,不同的是,有人家贴白联,有人家多了期盼。
      元宵当日,刘树第一次见识到繁花似锦、梦里长安。
      “怪道都说梦里长安,以前我做梦都梦不到长安是这样热闹。”
      徐钰望向远处高楼,烛火熠熠人影绰绰,宛如琼楼玉宇仙人聚会。
      刘树没听到回应,转头就见他看向远处的杏花楼,笑道:“那是杏花楼,长安城最大的酒楼之一,听说今晚有大人物在那里吃酒。”
      徐钰望着高楼,问道:“大人物,多大的人物?”
      “柱子哥说的大人物,估计跟他家家主平起平坐吧。”
      平起平坐,可纱幔之后的人敬酒方向却······
      刘树与柱子混熟后知晓的多,当起了向导,领着徐钰、信智信义两兄弟逛了朱雀大街,还去东街看庄仁泽。
      东街人头攒动,巡逻士兵吆喝着引导人流,比之主街还热闹。
      “这些都是来看病的,太医署的弟子每年元宵都在东街免费诊脉出方,看病的人拿了方子直接去医馆抓药就成。”刘树踮脚,见看不到远处,遗憾道:“还想看看庄公子呢。”
      别说穷苦人家,就是长安城的平民,也赶着今日来诊脉,毕竟能省好几十文。
      徐钰收回目光,道:“你跟柱子关系很好?”
      “也没有,就是柱子哥愿意带我教我。”刘树不大好意思,挠着头羞赫。
      毕竟柱子还没他大哩,叫人哥属实是他自己厚脸皮攀关系。
      看着另一侧或眼眶泛红或满面欣喜的人,刘树遗憾,“本来我还想带着信智信义去给庄公子打下手,结果人不要帮手,就是庄公子,还是看在他会医术的份上才勉强同意。”
      若是能要他们帮忙,即便打下手,回村后也有说头不是!
      街上人流如织,天空烟花不断,冬日的寒冷好似都被驱赶,回到家时,几人皆是满头大汗。
      开门的小厮笑容可掬,“再有一刻钟,朱雀门前更热闹。”
      朱雀门前有烟火表演,亥正开始,那可是皇宫准备的烟花,又大又好看,一个就能照亮大半京城,
      刘树抹着脑门上的汗笑道:“不行,太挤了,热的我都想脱棉衣。”
      徐钰问道:“庄公子还没回来?”
      “没,不过估摸着也快了。”
      眼看烟花表演结束,原本该回来的人还不见人影,徐钰准备出门找人。
      庄仁泽哼着曲敲响大门。
      人还未走进,徐钰已经闻到酒气,“你去喝酒了?”
      庄仁泽循着声儿看去,见黑咕隆咚处一个黑影,道:“没,他们叫我去太医署吃饭,喝了几盅。”
      一旁的小厮欣喜道:“恭喜庄公子。”
      “哈哈,同喜同喜,公子我有喜事儿,明儿给大家都发红封。”庄仁泽大手一挥,颇有些一掷千金的豪迈!
      院里一片恭贺声。
      徐钰拽着人回客院。
      “到底怎么回事儿?”
      庄仁泽歪倒在榻上,乐淘淘道:“今儿有幸见到了署令大人,他觉得我医术不错,破格允我入太医署学习,明儿就收拾行李。”
      “这么幸运?”徐钰不大相信这是凑巧。
      庄仁泽也不相信,但那可是太医署署令大人亲口所言,而且进太医署是他梦寐以求的事儿,即使背后有阴谋,他也管不了那多了。
      戌末诊脉活动结束,他随太医署弟子往朱雀门去。
      那边有宫里组织的烟火表演,未免有人烫伤烧伤无人医治,他们去那边帮忙。
      烟火表演结束,忙了一天的太医署弟子回署,邀请他同去,饭后还选了床铺,明儿收拾行李,赶在傍晚闭署前报道就成。
      他脸颊泛红,眼里浸水,可见真不是喝了几盅,“你知道吗,太医署署令任职十多年,从未如此看重一个人。”而我,就是那个被赏识的千里马。
      徐钰沉默,而后道:“你在里面,谨慎些!”
      庄仁泽抬手搭在眼皮上,没有回话。
      徐钰出门时,身后传来低低的声音,“徐钰,对不住了。”
      圆月高悬,屋顶上的雪亮的刺眼,徐钰回头望着榻上之人,道:“你不用愧疚,我们总归是独立的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倒是我······”
      “是我连累了你!”
      门板吱呀不过一瞬消失,烛火摇晃后挺直腰身,屋内陷入安静。
      榻上仰躺的人久久没动,只细微水光不时闪过没入乌发。
      庄仁泽抬手,摸索着拽过靠枕捂在脸上。
      明明是历练学生的活动,每年都举行,偏偏今年署令大人去视察,赶巧他这个不是太医署学生的人在义诊现场帮忙被撞见。
      署令大人来了兴致,令他与太医署学生比试,而后破格允他不经考试就入太医署学习。
      这世间哪有这么多的凑巧,不过是有心之人步步为营罢了,他岂能不知!
      可摆在他面前的是《本草》、《素问》、《脉经》、《甲乙经》等医学药学典籍,若不入太医署,他只能照着残篇断章自己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