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咸鱼答应冷宫养崽日常[清穿]

  • 阅读设置
    第194章
      他检查了自家额娘手上没有伤口后,放心了一些,但是在看到额娘蹙着的眉头时,心神不禁又跟着挂牵了上去。
      “额娘没事。”
      “这是瑜嫔遣人送来的梨羹,被猫儿不小心打碎了。”惠嫔指了指地上的那片狼藉。
      本来她的计划倒也不是这样,只是既然事情发生了,那她也就顺着走下去。
      “好大一个梨子。”胤禔不怕脏,直接在地上把翻滚后洒出来的梨子捡了起来。
      他提着空洞洞的梨子在眼前晃啊晃,不由得喊自家额娘来看。
      空气中弥散开来淡淡的清甜,梨香混合着枣香。
      深深吸了一口气,胤禔脸上瞬间笑开了颜。
      “额娘,儿子听奴才们说梨羹可以生津止咳,你最近身子不适,用着刚刚好。”
      “可惜被猫儿弄洒了。”
      这闻着也很香甜,要是能吃上一口就好了。
      最喜欢和额娘一起用甜食了。
      只是额娘好像不喜欢和他一起吃那些个甜腻腻的东西。
      胤禔从排在心里第一的额娘开始想,摇了摇脑袋后想到了后边两人。
      若是捧着个梨子,和瑜嫔娘娘还有太子一起围坐在延祺宫的台阶上或者是长春宫的亭子里吃也是好的。
      思绪一下就飘远了去,上一秒还在关心自家额娘身子的胤禔下一秒就想到了他和太子的玩乐上去了。
      惠嫔哪里知道他想去了哪里,她只听到了前两句,浑身都跟着暖和舒适了起来,一股子打心眼里的欣喜涌了上来。
      “额娘身子没事,你若是喜欢这梨羹,可以喊宫人备上。”
      “若是喜欢长春宫的,明日再去就行。”
      惠嫔说出这句话,反而心下一松。
      虽然还是有些不得劲,感觉瑜嫔的存在就像一根与此鱼刺一样卡在喉咙上叫她难受,但在对于儿子的关怀上,她倒是得了一些欢喜。
      胤禔听到自家额娘的话瞬间就一喜。
      额娘不是不喜欢他去找瑜嫔娘娘嘛,怎么现在就改口了?
      他怕自己表现得太明显叫额娘又多想,连忙抱着捣乱的猫儿跑了出去。
      一边跑,他还一边囔囔着,“猫儿太调皮了,儿子等会一定训它。”
      大宫女似乎不明白事情怎么就忽然从凝固的冰霜瞬间化为初春的雪水。她略带迟疑,“娘娘,这?......”
      “本宫本想让猫儿吃了那梨羹,让胤禔长些教训,却不想那被本宫加了药的梨羹却被猫儿打翻了。”
      “也是本宫心急了,若是操之过急,怕是大阿哥要吓着。”
      “虽说能断了他和瑜嫔的往来,但也伤了大阿哥的心。”
      “好在大阿哥心里是有本宫这个额娘的,那瑜嫔排到不到本宫跟前,倒也还算叫本宫松了一口气。”
      惠嫔还记着自家儿子担心自己的模样,眼中倒是带上了一点喜色。
      也算是瑜嫔走运,逃过一劫。
      大宫女点了点头,“还是娘娘想的周到。”
      适才为了陷害瑜嫔,惠嫔特意让大宫女将屋外伺候的人喊走,因此屋内外现在除了她们主仆二人外也没有旁人了。
      胤禔走着走着,发现猫儿脖颈上挂着的铃铛掉了,本想着要来看看是不是掉在了额娘这边,却没想到听到了这些话。
      他一只手抱着猫儿,另外一只手正要窍门。
      那只手悬在空中,久久没有落下。
      天色不知道什么事情暗了下来,连晚霞都没有就过渡到了圆月上天。
      背着月辉,胤禔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被投在门上,拉得长长的。
      里屋的灯火早早就点了起来,因而也没发现外边多了个人。
      抱着猫儿,他转身就走开,越走越快,越走越快。
      站在咸福宫门外,望着红色的宫墙,生平第一次,胤禔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恣意的他应该要抱着猫儿奔来跑去,这里放一箭,那里投一个石子,叫身后的宫人们苦着一张脸追他,而不是站在宫道上寻找归途的方向。
      绕过面前的宫墙就是长春宫了,明明是近在咫尺,但胤禔的脚却好像垂了千斤顶一样,久久迈不开步伐。
      *
      长春宫内,佟琳琅刚要用膳,就收到了太皇太后赐下的菜品。
      迎着苏麻喇和蔼的笑容,她掀开了食盒。
      拌芣苢和鲫鱼汤?
      如果她没记错,这一个是备孕的妇人食用的,一个是孕中调理身子补营养吃的。
      第101章 赐菜
      “既然瑜嫔娘娘收到了,那奴婢就先告退了。”苏麻喇对于佟琳琅倒是恭敬得很。
      “幸苦姑姑了。”
      佟琳琅颔首应下,不卑不亢,叫苏麻喇多看了一眼。
      “凝画,你去送送姑姑。”
      苏麻喇这个年纪其实宫里的人喊嬷嬷也是合适的,况且她伺候太皇太后多年也算得上是宫中的老人了,喊嬷嬷确实合理。
      但顺治帝尊称她为苏麻喇姑,其他人也就顺着他的叫法,没有称呼其为嬷嬷,而是喊姑姑。
      先今已经是康熙一十六年了,这个称呼仍然还留着。
      大家都叫习惯了,也就没有去改。
      凝画回来,看着多出来的两道菜,笑得可开心了。
      小福子等人还藏着掖着,她却是明晃晃的笑了出来,灿烂的笑颜比那外边挂着的圆月还要醒目。
      “太皇太后此举,可是在暗示娘娘努力要怀上小皇子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a href=https:///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a href="https:///</a>" target="_blank">https:///</a></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https:///zuozhe/p20.html title=枳舟target=_blankgt;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