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讨逆

  • 阅读设置
    第1370章 殿下英明
      从秦王率北疆大军南下以来,整个北疆都在牵挂着此事。
      商人没事儿和人分析战局。
      农人在农活间隙时也会说上几句。
      连买菜的妇人们都会忧心忡忡的说着此战的各种可能。
      叛军势大!
      这是所有人的印象。
      而且秦王是孤军深入。
      这一战,很危险。
      对此,节度使府并未干涉,按照刘擎的说法,咱们能说什么?难道说殿下必胜?老百姓又不是傻子,你空口白牙说什么必胜,只会引来各种猜测。
      所以,节度使府放任不管。
      任由民间的舆论自由发展。
      夏去秋来,舆论并未平静,反而越发的热烈了。
      多收了几斗的农人打一壶浊酒,买二两炒豆子或是半斤村头的猪头肉,回家一个人也能说上半天。直至微醺,被娘子埋汰屁事不懂,就知晓胡说八道。
      村头的大树下,每当吃完饭时,总是会聚集着许多人在议论此事。
      村老们一脸严肃的说着各种可能,展望胜负会给北疆带来的各种后果。
      ——赢了,一起吃肉。输了,还得熬。
      但好歹还有北辽故地啊!
      有人这般说,有北辽故地在,北疆只需数年就能再度恢复。
      可有明眼人说道:「若是败了北辽故地便会烽烟四起。这啊!就叫做墙倒众人
      推。连军中都暗中在议论纷纷。
      和普通人不同的是,军中将士知晓的比外面更多,而且更专业。
      他们分析了无数次此战的各种可能,越发的担忧了。
      守城的将士因此提高了警惕,总是担心某一日会出现狼狈的信使,带来战败
      的消息。
      所以,当看到露布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直至一个军士喊道:「是露布!」
      露布,历来都是大捷的一种宣传方式,而且是最为意气风发的那种。
      哥不但要大声高呼报捷,还要带着书写了捷报内容的露布招摇过市。
      不识字的听我喊,识字的自己看。
      你要说哥攻破了一座城池,令人露布报捷。
      啥?
      就攻破了一座城池,殿下就露布报捷?
      可是长安吗?
      不是!
      那你弄个什么露布啊!
      就像是另一个世界,家中孩子考上了一个三流大学,父母在五星级大酒店摆了上百桌酒宴,请遍了亲朋好友来庆贺。
      城头,那些将士的眼中渐渐多了狂喜之色。
      城下,正在准备进出的商旅听到马蹄声后,下意识的避开。
      哪来的骑兵,这可是桃县,也不知晓慢些。
      商旅们回头,想看看是哪位跋扈将军。
      他们的目光一转,最终定格在了露布上。
      「是露布!」
      商人们一怔。
      城门外的军士已经反应过来了。
      「闪开!」
      看到背着小旗的报捷军士,哪怕你是***也得闪开,否则撞死了活该。
      商旅们避开,看着风尘仆仆,却意气风发的报捷信使冲进了城中。
      随后,所有人都看着他们的背影,屏息。
      等待着那个令自己心颤的消息。
      为首的信使抬头,高喊。
      「大捷!」
      城门进去就是桃县最为宽敞,最为繁华的长街。
      一
      声大捷,令所有人都猛地回头。
      「大乾十五年九月,殿下率军大破石逆,收复关中!」
      整个桃县整齐安静了一瞬。
      一个老人颤颤巍巍的道:「什么?石逆败给了殿下?」
      「阿翁,殿下还拿下了关中。
      「天神!」
      一张张脸瞬间就变得红润起来,不,是兴奋的红。
      石逆败了!
      关中这个大唐的根本收复了。
      大势。
      在北疆!
      「万胜!」
      无数手臂高举。
      欢呼声直冲云霄。
      「老夫回了。」
      黄维挑着担子,和那些人打个招呼,准备回家。
      「万胜!」
      欢呼声蔓延过来,黄维一怔,「是哪大胜?」
      马蹄声传来。
      「大捷!殿下大破石逆,收复关中!」
      马背上的信使高呼着。
      黄维呆呆的站在那里,突然转身就跑。
      担子在他的肩头晃动,两边摇摆起来,让他跑不快。
      他犹豫了一下,把担子丢下,撒腿就往家中跑。
      一边跑,他一边喊道:「大捷!大捷!」
      「要抓紧扩军,另外,催促在路上的援军不可耽搁,要赶紧南下。毕竟,殿下那里缺人呐!」
      节度使府中,刘擎在交代事情。
      「大捷!」
      外面一阵喧哗,接着,呼喊声传来。
      三个老鬼看着门外。
      信使风尘仆仆的进来,行礼。
      「快说!」宋震已经急不可耐了。
      「殿下率军大败石逆收复关中!
      信使说完,抬头,见三个大佬呆滞了。
      是没听清?
      「殿下率军大败石逆,收复关中!」
      刘擎猛地一拍大腿,「哎哟!我的祖宗哎!可算是来了!」
      宋震一拍脑门,欢喜的道:「好!好啊!,
      罗才双手搓脸,抬头时,满脸通红,「大事定矣!大事定矣!」
      秦王府。
      「大郎很乖,偶尔也会问及阿耶何在,我便和他说在外面做生意,等归来给你买好吃的。」
      黄大妹捂嘴笑,可眼中却有些黯然之色。
      她的夫君被伪帝架在火堆上炙烤,还不知以后会如何呢!
      而且若是秦王获胜,二人之间该如何自处?
      秦王必然是要收复关中,可李二却是太子……
      每当想到了这个难处时,黄大妹心中就备受煎熬。
      「放心!」
      周宁知晓她的担心,「男人们有自己处置事情的法子,咱们不干涉。」
      男人的世界女人不懂,同理,女人的世界男人也不懂。
      比如说明明是仇人,却在一起言笑晏晏……男人们看的目瞪口呆。
      「外面很是吵闹。」
      门外有侍女嘀咕。
      周宁蹙眉。
      汪汪汪!
      富贵一跃而入,侧身回头,一边摇尾巴,一边哈赤哈赤的喘息。
      「阿梁来了。」
      周宁笑道。
      「大捷!」
      伴随着外面的大喊,一头豹子轻巧而优雅的走了进来。
      接着便是阿梁。
      他欢喜的道:「阿娘,阿耶大捷了。」
      周宁猛的起身,起到一半时又坐下,「大捷了?」
      「是
      ,说是阿耶击败了石逆,还收复了关中!」
      阿梁兴奋的脸都红了。
      「大捷!」
      「大捷!」
      外面一阵闹腾。
      「王妃,大捷了。」
      管大娘冲进来,兴奋的道:「石逆败了。」
      整个秦王府都沸腾了。
      怡娘坐在自己的屋子里,侧耳倾听着。
      「大捷了吗?」
      她缓缓起身出去。
      站在屋檐下,双手拢在袖口中,看着那些侍女在欢呼。
      「怡娘,大捷了。」一个侍女欢喜的道「殿下大败石逆,收复了关中。」
      「是啊!大捷了。」
      怡娘的肩头一下就松了。
      她缓缓走出后院。
      「见过怡娘!」
      前院也在欢呼。
      「好!」
      怡娘含笑,随即绕了过去。
      晚些,她出现在祠堂之外。
      祠堂的门是开着的,负责打理的仆役正在里面擦拭案几。
      听到脚步声后,仆役回头。「怡娘?」
      「你且出去。」
      「是。」
      仆役告退。
      怡娘走进了祠堂。
      香火中,两个牌位看着有些模糊。
      「陛下!」
      怡娘行礼。
      「小郎君率军南下,大败石逆,已经收复了关中。」
      香火袅绕,牌位仿佛多了几分鲜活。
      「陛下,您当年的选择,没错。」
      怡娘看向另一个牌位。
      「奉仪,您的孩子,出息了!」
      消息迅速从桃县开始往外蔓延。
      鲁县赵氏谋反被灭后不少文人捶胸顿足,暗自咒骂李玄。
      刚开始,没人敢来凭吊赵氏。
      直至某一天,某位喝多了的文人跌跌撞撞的来到赵氏的祖宅之外嚎哭,说着赵氏的辉煌过往……
      随即有不良人赶到,把男子抓走了。
      此人死定了。
      所有人都觉得他死定了。
      哎!
      那些文人唯有一声叹息。
      可过了几日,那人竟然全须全尾的出来了。
      众人大惊,接着大喜。
      一番讯问后,那人竟然也不知情。
      迷迷糊糊的进去,迷迷糊糊的出来。
      没事了?
      那人试探了几下,甚至没事儿还在鲁县县的外面转悠,可压根没人搭理他。有人不死心,就去赵氏祖宅的大门外转悠。
      没人管。
      作一首诗。
      没人管。
      点三炷香,没人管。
      卧槽!
      直至此刻,众人才知晓。
      原来桃县那位北地之王,压根就不在乎此事。
      得!
      是咱们自作多情了。
      于是赵氏主宅的大门外就热闹了起来。
      刚开始只是北疆的文人来凭吊。
      没多久消息传出去,天下文人都来了不少。
      因为来凭吊的人络绎不绝,为鲁县的生意人带来了大笔收入。
      赵氏祖宅虽说空了,但外面却热闹非凡。
      那些精明的人早已在外面摆上摊子,卖些香蜡纸烛,吃的喝的,文房四宝……生意很是火爆。
      马三刀就是其中一个,他做的是文房四宝的生意。
      货是从桃县进的,他本想从太平
      进更便宜些,可从鲁县到太平的路费不便宜。他的摊子在黄金地段——赵氏大门的右侧。
      前方,几个文人坐在地上,手中拿着酒杯,一边喝酒,一边说着赵氏的辉煌,以及自己等人的大才。
      「……陛下当初就不该重用梁靖。」
      「是啊!历来外戚都是祸害!」
      「陈兄大才,可惜了。」
      陈兄三十余岁,看着颇为温文尔雅,但一开口却露了本性。
      「草特娘的!」
      陈兄的酒量不算好,有些微醺,他指着大门说道:「我当初曾想投了北疆,为那人效力,可半道听闻赵氏被那人灭了,我掉头就走。」
      众人叹息。
      「呵呵!」
      有人讥讽的呵呵一笑。
      陈兄大怒,仔细看去,却是个小贩。
      「***,笑什么?」
      陈兄指着马三刀骂道。
      「呵呵!」马三刀呵呵一笑,「你等说殿下倒行逆施,可别忘了,殿下执掌北疆以来,我北疆的日子却越来越好。」
      「大义尽丧,就算是锦衣玉食又有何用?」陈兄讥诮的道:「与你这等人说了也是白费劲。」
      「没有殿下,如今你等还得在北辽人的铁蹄下瑟瑟发抖呢!」马三刀做生意的,论吵架可不差。
      「若是没有殿下,你等还得担心石逆的叛军哪日冲进家门。」
      陈兄冷笑道:「都是逆贼!」
      马三刀指着他的衣裳,「看你衣裳颇旧,可是穷困潦倒不得志?照我看,就你这般的穷酸,难怪殿下看不上。」
      有人说道:「听闻陈兄最近……不大宽裕?」
      陈兄喝了一口酒水,仰天呼出一口气,喘息了一下,「我就算是穷死,饿死,也不会为这等倒行逆施之人效力!」
      马蹄声传来。
      接着,三骑从后面的大街上疾驰而过。
      「大捷,殿下大败石逆,收复了关中!」
      赵氏大门外,所有人都呆滞了。
      马三刀猛地蹦起来,「殿下千岁!」
      「殿下千岁!」
      长久的担忧和恐惧一下就消散了。
      那些商人都欢呼起来。
      陈兄等人却愣住了。
      他们在这里凭吊赵氏,更多是在发泄自己不得志的怨气。
      以往皇帝还在,那么正朔也还在。
      现在皇帝跑了。
      石逆被秦王击溃。
      关中被收复……
      这个天下。
      好像,要有主人了。
      陈兄猛的站起来。
      喊道:「殿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