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 阅读设置
    第十六章 溜须拍马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随着朱元适念毕,一些人脸上浮现惊叹欣喜,而另一些人则是皱眉。
      一首绝佳的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
      诗中有着普通人的豪迈。
      但诗中又有了敬畏之心。
      对众人而言,若是将这首诗词挂在观星楼,那便代表着态度诚惶诚恐。
      观星楼可测天地,丈量国土,岂有不高声说话的道理。
      大唐也并不畏那天上人,否则便不会下狠手诛杀泾河龙王。
      这是人间界,不是那仙庭,即便神仙下凡也需要遵守大唐的规矩。
      有如此的底气,恐惊天上人便成了一桩笑话。
      诗是好诗,但作诗者处的阶层低了一些,难以看到全貌,诗词有了偏颇。
      难得一见的佳作,又有着嚼蜡般的难受。
      “李太白?”
      朱元适念完。
      他看了一下署名,看向了满脸黑墨的李鸿儒。
      对方这名字和脸色反差太大,让他难以忘怀。
      对方身上穿着四门馆学子服。
      看手脚上的粗糙,这显然不是因为练武导致。
      虽然与尉迟宝琳、荣才俊等人混到一起,但对方出生的阶层显然较低,大概率只是小官和平民的层次,需要忙于劳作。
      四门馆常年招生平民佼佼者,这大抵又是哪个杰出者了。
      这些平民会不断补充到七品以下的官员层次中,充当帝朝的底层支撑力量。
      但这批人的接触有限,难于清楚顶层之事。
      从对方的角度而言,这是上佳的五言诗,不可多得。
      但从他们的角度而言,这诗词再好也只能弃用。
      朱元适心中有着一丝不舍,随口主动念了出来,他想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虽是上佳,但难以做用。”
      此前提示尉迟宝琳身份的长须长脸官员惋惜了一声。
      “可惜了这文采”另一人皱眉道:“这是我们评比以来见过最佳的诗词。”
      “简约而不简单,朗朗上口,着实可惜,我个人愿意出上十两纹银收录这首诗词,也算是不负了这才华。”
      “德言兄,这诗词在民间传传也便罢了,于我等只怕是有一些不妥。”
      “可惜!”
      数位审核官左右互看,低声议论时不由一番嘘唏。
      “主审大人,莫非这诗词不值钱?”
      听得朱元适叫自己,又看着几个审核官的脸色,李鸿儒的脸色从欣喜渐渐迈入低谷。
      他已经抄了一首颇为不错的高楼诗。
      这是大诗人李白之作。
      李鸿儒也不确定对方有没有在这方世界,但他读书时并未读过这类诗词,李白的佳作显然能拿来参赛。
      只是李鸿儒不曾想,便是李白的诗词都会落榜。
      他还想着捞点银子给李保国呢。
      “这诗好归好”朱元适摇头道:“但这首诗词不适合观星楼。”
      “莫非您是嫌我说这是危楼?”李鸿儒问道:“我能将危楼换成其他词呀。”
      李鸿儒想想自己的‘咏鸡’,那是第一次模仿,他修改甚多,几乎将骆宾王那首咏鹅弄得面目全非。
      他又不是什么循规蹈矩追求原诗词完美的人,诗词改改不是什么大问题。
      “危楼不危楼的问题不大”朱元适道:“只是着后两句话不搭意。”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鸿儒兄,咱们……”
      一旁的荣才俊听了半响,终于察觉出了问题。
      他指了指天上,又指指观星楼和两人。
      正常人畏惧很正常,恐惊天上人没问题,但观星楼不需要恐,帝朝也不需要惊。
      这诗词再好观星楼也用不得。
      若非有尉迟宝琳在旁,李鸿儒这诗词只怕念上数遍便会丢到草篓中。
      “那我再换换!”
      知晓了关键性的问题,李鸿儒顿时就提笔了起来。
      他这是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若是那文字狱的时代,被对手抓到了这等把柄,那是会死人的。
      李鸿儒心中不由有了几分忐忑。
      环境和背景不同,即便是诗词也另有了涵义。
      他觉得自己‘借鉴’时需要万分小心,避免遭殃。
      他这提笔倒让几位审核官有了兴趣。
      待得李鸿儒将那‘天上’两字换成‘宫中’,众人的脸色顿时怪异了起来。
      “一首普通人的豪迈诗,转眼变成了一首你我所需的上佳诗词。”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宫中人,吾王听了只怕是要骂人。”
      “合理溜须拍马也是本事。”
      当仙庭换成了帝朝,这首诗词的立意大变。
      李鸿儒尬笑之余也顾不得许多。
      马屁诗就马屁诗了,总比一文不值要强。
      他过来就是换点银子,补贴家用,哪里管这么多。
      只要观星楼给钱,他还能改动。
      很小心的将那‘天上’两字涂成黑圈圈,李鸿儒顿时觉得自己方向性错误的证据被销毁得干干净净。
      他此时静立在一旁,就等着几位大人开口,看到时能打发几两银子。
      审核官们笑谈之时,也引得李淳风走来。
      这位钦天监台正的脸色很不好。
      若是能破财免灾也就罢了,他现在不仅是破了财,还遭了灾。
      昨夜遭遇泾河老龙突袭,观星楼的损失很大。
      但相较于泾河龙王跑到皇宫中撒野,麻烦落在观星楼又有了几分价值。
      观星楼的灾难也不止当前这一件,自从这座高楼建立以来,便不可避免的遭遇了一些灾祸。
      有人说这是观星楼过高,盖过了皇宫,喧宾夺主之下必然受损。
      也有人提及皇城有天子气运镇压,而观星楼承接天地,李淳风难以镇压。
      但观星楼不高不行。
      诸多研究必须依托于这座高楼,需要足够的高度。
      观星楼也承担着侦察监管长安部分区域的职责。
      李淳风的惆怅脸几乎皱成了一朵枯萎的菊花。
      见得众人轻松讨论,一扫此前的沉闷,他不由有了几分兴趣。
      “你还能将这溜须拍马的诗改动?”
      李淳风插入时,正听得朱元适发问。
      “您若是不满意,我就再改动一番。”
      为了合理的收入,李鸿儒也是绞尽了脑汁。
      读书人想捞点额外的合理钱财不容易,这种需要诗词的场面也少见,他今天必须捞一些纹银回家。
      “成,你再将后两句改动一番,我们看看效果”朱元适笑道。
      随即他便见李鸿儒提起了毛笔,在那宣纸上又做了一首小诗。
      依旧是‘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开头。
      但后两联却变成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鼓励危楼还要往上加建一层了。
      众人念了数句,不由互笑。
      这诗词有双重叠加之意,但还不如此前那番普通人心态的表白。
      可后两句也算是难得的佳言。
      只是有些怪异,显得有拼拼凑凑之感。
      诗词能用,又有些别扭,但总体而言,可以入库进行筛选。
      “我觉得这一首不错。”
      李淳风指指‘恐惊宫中人’的诗词,他正是需要这么一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诗。
      观星楼太高了。
      李淳风双眼望去,只见皇城的气运如烈火烹油一般猛烈。
      这是盛世皇朝方才有的景象。
      而在皇城的边缘,观星楼则是一柱擎天,显得独特独立。
      遇事挡灾不可避免,遭灾受劫也是自然。
      若挂上这诗词做法,观星楼低上皇宫一头,以后或许就能安宁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