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青符(父女 古言)

  • 阅读设置
    第一章
      崔谨坐在书房,对着新得不久的山水屏风细细临摹。
      丫鬟小寻递茶给她,关切道:“小姐,画了都快一个时辰了,歇歇吧。”
      “不急。”崔谨应一声,斟酌着蘸起点儿花青颜料。
      正要落笔,小桑风风火火跑进来,大喊道:“不好了小姐,不好了,烦人的又来了。”
      崔谨手一抖,笔落歪了。
      小寻揪住小桑的耳朵责怪,“这幅画小姐临了两日,全被你搅了。”
      小桑抱头委屈,崔谨让小寻不要为难她,问道:“什么事?”
      “那个多事的五皇子又来下帖,邀你去游昆明池。”
      崔谨听了心里也一阵厌烦,警惕地看了眼门外,好在并没有旁人。
      她宠溺地戳戳小桑的脑袋,轻嗔道:“冒犯皇嗣,小心让人听了去。”
      “知道啦。”小桑皱皱鼻子,贴着崔谨的耳朵,“那以后我小声冒犯。”
      “你这妮子,早晚祸从口出。”小寻见崔谨不饮茶,又端来备好的汤药。
      崔谨也不接药,量着小桑活泼顽皮,可能答复得不太周全,于是让稳重些的小寻去。
      “没用的!小姐,五皇子自己来了,现就在前厅坐着呢,夫人让人请你过去。”
      “那你?你什么时候成给夫人跑腿的了?”小寻好奇问道。
      “我是偷听偷看到的,先跑来告诉小姐。”
      这已是元清第三次来邀崔谨了,头两次是打发下人来的。
      没想到两次被拒,他仍不死心,竟自己上门来了,还挑了中秋这天。
      中秋不比元日、冬至等节,没有隆重的大祀,宫里也没有安排。
      很多人喜欢私下办些小宴,邀请亲朋共聚。
      崔谨身子羸弱,吹不得风、受不得雨,几乎不怎么出门,从不参加什么宴会。
      她的父亲官至特进、中书令兼吏部尚书,权倾朝野,更没有谁敢三番五次强邀她。
      除了这个五皇子,不知在何处染上的瘟神。
      说着话,继母陈娴派的人过来了。
      父亲续弦这些年,不管崔谨心底作何想法,明面上都与陈娴相安无事。
      看来不管怎么样都推不了了,她轻叹,在丫鬟的服侍下换了衣裳,去得前厅。
      元清遥遥看见她,便起身站起,“明、明怀,你身子还好吗?”
      崔谨是父亲的掌上珠、心头肉,疼爱她入骨,从小就将她抱在怀里,亲自教导四书五经。
      后来大一点的时候,又像男子表字那般,给她也取了个小字,叫明怀。
      崔谨不知她的字如何被元清知道了去,不动声色在堂内扫了扫,就看到妹妹崔谊站在不远处向她眨眼睛。
      这毛丫头,定是她抖露出去的。
      “多谢您的关怀,刚喝了药,这会儿还好。”崔谨病恹恹回道。
      “我带了滋养身体的药给你,听说你喜欢画,我也颇好此道,这些都是我四处搜罗来的。”
      元清让人拿上来七八幅卷轴,命他们一一打开,“都是出自名家之手,虽然、虽然比不上你留在天一观的那幅。”
      原来如此,早该想到天一观。
      崔谨是小产出生的,先天虚弱。
      动不动就病得一塌糊涂,常令太医们都束手无策,崔大人为她操碎了心。
      长安城外有座坤道院,名曰天一观。
      坊间传闻观主玄辰真人早已得道升仙,向她求来的符水能治百病。
      只是,玄辰真人从不下山,更不踏入长安一步。
      信奉了半生孔孟的男人,为了爱女雨夜上山,跪在观前一夜,求真人随他下山救女。
      玄辰真人依旧没有下山,却不知用何法,治好了崔谨的病。
      之后只要崔谨再生病,都是请玄辰真人救治。
      许是有缘,又许是怜悯,玄辰真人干脆收她为徒。
      做了真人的弟子,得她数年调养,崔谨早不是当年那个病娃娃,却还是比不上寻常孩子康健。
      偶尔出门几次,也是上天一观寻师父。
      却不想留在观里的画,被元清看了去。
      “五皇子误会了,那不是我自己画的,只是临的别人画作而已。”
      若元清是因画对她有兴趣,这样说,应该能让他歇了心思吧?崔谨想。
      “临得都这般高妙,想必你自己的画也必定不俗,可否让我一观?”
      “......”
      什么呀都是,崔谨一阵无语。
      眼看就到午时,元清还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崔夫人只好让人在花厅摆宴,请元清一起共度佳节。
      元清倒也不客气,厚着脸皮就随人家去花厅了。
      崔谨饮食清淡,宴上的她都不能吃,也不能饮酒,就一直陪坐。
      宴后又陪元清看花,元清道:“我本想今日邀你去游昆明池,见你身子这样,也不好开口了。”
      “多谢五皇子体谅。”
      “我有个不情之请,明日可否陪我去天一观?”
      ......?
      游池都游不动,还能陪你上山吗?
      “是这样的,我母亲连日身子不适,那些太医瞧不出什么。素来听闻玄辰真人治病有方,可是......”
      元清摸了摸鼻子,苦笑:“我去了几次,皆被拒之门外,就连你的画,也是别人看到告诉我的。”
      师父素来厌恶皇室的人,崔谨是知道的。
      元清去求药,必定失败。
      他一定试了让别人去,但是师父神机妙算,定会识破。
      她说:“就算我陪你去,师父也未必会赐药。”
      “便是不成,我也要为母妃一试,请小姐助我。”
      原来三番五次接近她,是为母求药?倒也是个孝子。
      孝......崔谨心底莫名刺痛。
      元清的母亲原是宫女,意外承了天恩诞下皇嗣,却仍不受宠,份位仅是个美人。
      元清资质平庸,武不成文不就,也不得帝心,年近二十还没有封爵。
      他们母子在宫里的处境不会太好。
      “好,我答应你。”
      夜里。
      崔谨洗漱完坐到灯下,展开元清送的画细看。
      确实不凡,各有特色。
      以元清的处境,这些画得来不易,崔谨想自己描摹出一个版本,将原本送还给元清。
      小寻和小桑劝了几次让她睡觉,崔谨坚持伏案作画。
      她不敢睡。
      直到接近子时,小寻和小桑都困倒隔间的小榻上。
      她看了看窗外,他今夜该不来了吧?许是公务繁忙。
      正要叫醒小桑她们,此时房门轻微响动,高大的身影徐徐走来。
      面前的烛火频频颤抖,崔谨不由得紧张起来,男人却停在帘帷处,并没有继续靠近。
      “元清来过?”低沉磁性的声音打破寂静。
      “嗯。”
      “你受邀明日与他同游?”
      他这么快就知道了,崔谨连忙乖巧解释:“去帮五皇子向师父求药,治他的母亲。”
      救人的事他似乎不反对,转而问道:“癸水干净了么?”
      “......”
      崔谨沉默以对,却惹得他不悦,“嗯?”
      “还、还没。”
      “衣裳脱了,爹爹看看。”
      “......爹、爹爹,夜深了,我有些困倦。”
      “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