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

  • 阅读设置
    第134节
      此时,毓庆宫刚刚建成,还没有进行内部装修,太子仍旧住在乾清宫的偏殿。
      虽然毓庆宫还不能住人,但詹士府已经开始运行了,每日与侍讲学士马齐一起给太子轮番授课。
      詹事府被先帝废除,到了康熙朝在太子册立的时候才得以恢复。当时康熙为太子设立了满、汉两个詹事府,满人詹士是孔郭岱,汉人詹士为陈廷敬,都是当时翰林院的侍讲。
      每个詹事府除了一个詹士,还设少詹士一人,府丞两人。
      因太子年纪小,且有满、汉两个詹事府,便去掉了府丞,即满、汉两个詹士府,各有詹士一人,少詹士一人。
      满人少詹士,在历史上不出名,郝如月不熟,但汉人的少詹士却很出名。
      他也在八爷党的名单上,而且排位很靠前,他便是康熙朝著名的宠臣李光地。
      这个人怎么说呢,确实才高,个人能力也很强,但人品要打个问号。
      他的发迹源于蜡丸疏,就是给清廷提供南边叛军的情况,并提出行军建议的秘密奏疏。
      康熙采纳了这个建议,果然大破敌军,从而重用了冒死上疏的李光地。
      但这个蜡丸疏的原作者可能不是李光地,或者说不是李光地一个人,还有他的同事兼同乡陈梦雷的功劳。
      当时蜡丸疏刚刚做成,陈梦雷选择相信李光地,让他去送奏疏,自己留下与叛军周旋。
      李光地因此得到重用,却只字不提还有一个陈梦雷,导致陈梦雷这个卧底沦为阶下囚。
      到最后也不知是良心发现,还是被人揭发不得不说,李光地才给陈梦雷作证说他是卧底,不是叛军,仍旧不肯提蜡丸疏的事。
      陈梦雷虽然保住了性命,却被发配到北方戍边,终身未得重用。
      对这等卖友求荣之人,郝如月半点好感也无,几次与皇上提起撤换李光地,都没成功。
      “李光地于朝廷有大功,本人也很有才学,你为何如此排斥?”其实康熙可以用“后宫不得干政”来堵郝如月的嘴,可他实在好奇,皇后不认识李光地,为何忽然对他心生不满。
      真正的原因郝如月不能说,也不敢说,怕被当成妖怪烧死。
      有了吓死郭络罗氏的前车之鉴,郝如月决定暂时把穿越者的知识储备藏起来:“臣妾见过他,觉得他长相太过英俊。少詹士要为太子授课,过于英俊容易分散太子的注意力。”
      穿越前,她还是个艺术生的时候,就曾经被帅气的男老师成功分散过注意力。
      这个理由……康熙哼笑:“是他英俊还是马齐和容若更英俊?”
      他怎么记得皇后推荐马齐的时候,其中就有一个理由,是他生得好。
      还说什么相由心生,长得好看的人,普遍心善。
      郝如月心里全是李光地,并没注意到皇上话里的陷阱,实话实说:“非要排个名的话,纳兰第一,马齐第二,李光地第三。”
      说完才觉得有些自相矛盾,于是描补:“纳兰温雅,马齐精明,李光地虽然英俊,但天生薄唇,看起来不厚道。皇上以仁孝治天下,怎能容许太子身边有凉薄之人?”
      话音未落,便见皇上垂眼抿唇,郝如月:糟糕,忘记康熙也是薄唇。
      见自己的皇后说起美男如数家珍,一口一个纳兰叫得亲热,康熙只觉心堵。
      于是把李光地留在了詹事府。
      郝如月:容貌攻击失败。
      这一日,皇上带了图纸过来,与郝如月商量毓庆宫内部装潢之事。
      按照皇上的意思,胤礽是大清第一个明立的太子,太子住的地方,理应如第二个乾清宫。
      且毓庆宫面积并不算大,已经有些委屈了太子,便要在装潢上弥补回来。
      红木门,门槛也要用红木。门上雕刻二龙戏珠,刷金粉。殿顶沥粉贴金用蟠龙纹样,地面通铺金砖,磨砖对缝涂以桐油。
      金漆雕龙宝座,金漆龙纹屏风,铜胎掐丝珐琅香炉……全都比照乾清宫的来。
      郝如月还没听完,便在心中叹气:又来了,又来了,又要把太子往火坑里推了。
      惯子如杀子,皇上为什么始终理解不了这个道理呢?
      在太子的学业上,皇上是严父,郝如月是慈母。然而在太子的生活起居上,皇上是慈父,郝如月便是严母了。
      不管皇上在物质上如何宠爱太子,郝如月心中都有一条红线,绝不许太子与皇上比肩,更不许超越皇上。
      历史上,康熙皇帝把太子宠上了天,许太子穿缩小版的明黄龙袍,许太子坐御撵,许太子与自己一样接受百官朝拜。
      完全把太子当成了缩小版的自己,有些时候甚至超越了他自己。
      然而等到缩小版的自己长大,康熙皇帝很明显地感受到了储权对皇权的威胁。
      从前被捧得有多高,最后太子摔得就有多惨。
      “皇上,太子还小,各方面未长成,住的地方太过奢华,反而不好,容易养成骄奢的性子。”
      见皇上满腔父爱被泼冷水,微微蹙眉,郝如月循循善诱:“且南边战事未平,国库并不丰盈,前方的将士和南边的百姓还在受苦,太子却住在如此奢华的宫殿里,传出去恐怕会遭人诟病。”
      “朕只有一个嫡子,将来天下都是他的,将毓庆宫修得好些,谁还敢说什么不成!”
      好好好,道理又讲不通了,逼她上大招是吧。
      之前詹事府的配置,郝如月没跟皇上争。因为此时的李光地虽然受宠,却只是一个少詹士。
      詹事府自有两位詹士做主。
      而毓庆宫的装潢触碰到了郝如月心中的红线,她必须要争,于是原主附体:“皇上,臣妾又不是不能生了,皇上怎么能说这样的话来伤臣妾的心!”
      说完硬逼出两滴眼泪。
      见她流泪,皇上果然动容:“能生,能生,谁说朕的皇后不能生了。朕以后还会有嫡子,有很多嫡子。”
      郝如月:倒也不必。
      就事论事,郝如月不想再扯嫡子的事,转而问:“那毓庆宫的装潢,皇上怎么说?”
      康熙看她一眼,无奈妥协:“毓庆宫就按前明的规制来,不准逾越。”
      然后握住郝如月的手,轻轻捏了一下:“给咱们的孩子留一点。”
      恰在此时,太子正走到门口,听见屋内对话,转身就走。
      “太子不是过来给皇后娘娘请安的吗?怎么不进屋?”跟在太子身后的小太监一个没留神,差点被忽然转身的太子踩到脚,忙追上去问。
      因太子是皇后娘娘亲手带大的,与皇后娘娘亲如母子,所以太子过来并无人通传。
      这也是郝如月特意交代的,坤宁宫向来如此。
      除了两个小太监,阿林也跟在太子身后,他今日也想过来给皇后姑母请个安,代替家人问一声好。
      哪知道太子都走到门口了,忽然转身不进去了。
      太子见问也不理,疾行出了后宫才道:“汗阿玛与额娘独处的时候,不喜欢有人打扰。”
      前朝事忙,皇上用过午膳就离开了。送走皇上,芍药向郝如月禀报,太子上午来过,却没进屋。
      郝如月并没当回事:“太子长大了,懂的也多了。皇上在的时候,他知道避讳了。”
      太子搬去乾清宫之后,脸上的奶膘褪去,逐渐显露出少年人的雏形。
      孩子大了,懂的多了,想的自然也多了。
      往常皇上在的时候,太子撩帘便进,无所顾忌。
      直到有一次,太子跑进来时,正好看见皇上拉她的手,太子当时就涨红了脸。
      自那之后,皇上过来的时候很少看见太子的身影。
      “皇后娘娘,奴婢有些话,不吐不快。”
      丁香说着给郝如月跪了:“从前娘娘的心都在太子身上,如今太子出阁读书,娘娘也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孩子了。”
      郝如月亲自扶她,丁香却不肯起来:“娘娘这些年在太子身上的付出,奴婢们都瞧在眼中。且不说皇上满意,便是太皇太后都说难得。”
      紧接着话锋一转:“可太子毕竟不是娘娘的孩子。刚刚娘娘与皇上在屋中说话,正说到嫡子的时候,太子走到门口。大约是听见了什么,转身便走。”
      当时丁香正指挥宫女换茶水,娘娘与皇上说了些什么,她听得一清二楚。
      抬眼看见有人站在门口,只一瞬便不见了。再看院中,正是太子。
      莫说不是亲生,便是亲生听见那些话也会在意。
      丁香虽然理解,却也有些心寒,所以才跪下劝娘娘抓紧生个自己的孩子。
      刚才那一幕,松佳嬷嬷也看到了,只是不知发生了什么。
      太子兴冲冲地来,急匆匆地走,原来是听见了娘娘与皇上的对话。
      此时此刻,松佳嬷嬷的感受与丁香一样,理解但心凉。
      好几年过去了,皇后盛宠不断,却一直没有遇喜。反倒是那些不受宠的妃嫔,一个接着一个地生。
      对于娘娘不孕这事,夏太医和胡院政给出的解释是早年亏空太多,需要进补。
      至于要补到什么时候,没人说得清。
      太子今年七岁,皇后娘娘二十七岁,过了三十再生不出,就很悬了。
      所以松佳嬷嬷没有劝皇后生孩子,而是道:“奴婢说句僭越的话,娘娘也说太子大了,有些话娘娘合该斟酌着说。”
      比如毓庆宫的装潢,自有皇上做主,钱也是从国库出。皇上想怎么装潢便怎么装潢,皇后何苦跳出来做恶人。
      这些年皇后的付出,她们底下人都瞧在眼中,可太子当时还小,未必能记得多少。
      万一皇后娘娘不能生,日后少不得要指望太子,实在没必要因为这点小事搞得母子离心。
      若是亲母子,也便罢了,往往没有隔夜仇。
      可偏偏不是。
      娘娘既是太子的小姨,又是继母,还是皇后。
      皇上宠爱皇后,皇后生不出嫡子的时候,是太子的靠山,一旦生下嫡子,便是太子登基路上最大的那块绊脚石。
      就算太子与皇后再亲厚,终究隔着肚皮。在江山社稷面前,亲生的都能反目,更不要说是继母与继子了。
      如今太子还没长大,皇后也还没生下嫡子,太子只听见一些话,便有些受不住。
      松佳嬷嬷很难想象,将来这对母子会走到哪一步。
      丁香和松佳嬷嬷能想到的,郝如月自然全想到了,并且从她开始抚养太子的时候,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今天迎面对上,她希望自己没有看错人。
      比照前明旧例,毓庆宫的装潢很快定了下来,只有红木门和门槛没变,其他都换成了普通材质。
      太子还小,詹事府除了授课几乎无事可做,等到毓庆宫改建完开始装潢,詹事府便也掺和了进来。